[发明专利]漂染全自动投化料操作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1423.2 | 申请日: | 2007-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红湘 |
| 主分类号: | D06B23/00 | 分类号: | D06B23/00;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100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漂染 全自动 投化料 操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纺织漂染行业。涉及纺织漂、染、整设备开、化料必备附属设施,复合助剂设备,助剂储蓄设施,原料及工作液输送管道等机诫设备,自动计量、投放料设施,与能和电脑连接实行全自动操控的系统。特别是一种将复合助剂、染料分散溶解设备与助剂储蓄设施和纺织漂、染、整设备的附属开、化料设备机诫三体一位组合,自动计量、自动投放操作系统与现有的生产全程监控系统,成本核算系统三体一位按工艺管理的要求组合互联,通用于漂染行业生产全程全面自动操作管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漂、染、整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操作系统与机电一体化设施侧重于染色中控自动化操作系统,而染色中控系统只是监控染色过程的时间控制、原料加入料的时间间隔和洗水工序的控制,而对工艺所需的原料品种、份量、计量、投料、开化料,目前基本还是纯粹的人工操作,在漂染整生产操作过程中属于一种间歇式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如专利号200410007870.8,公开号为CN166473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称料配料生产线的控制电路系统,这种自动化系统是专用于染色流程的操作系统,而且由粉体直接投放工作现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漂、染、整生产操作全过程中只覆盖染色流程,对于漂、染、整工艺全程自动化操作效率整体相对还是偏低,操作过程和流转过程中人为操作的因素造成纺织品漂染品质方面的问题依然偏多,操作效率偏低等;例如:大批量连续化前处理的生产中因操作因素造成白点、蜡斑,头、中、尾毛效不一等的问题较多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助剂复合、染料分散溶解设备,助剂储蓄设施机诫集中安排,分区安装,通过管道连接,在相应的分管处分别添加阀门和计量设施与纺织漂、染、整设备的必备附属开、化料设施连通,由控制器控制自动投放料操作的装置;或可选的与电脑控制系统有机的组合起来,并按照生产工艺管理的要求与生产过程监控系统、成本核算系统全面连接组合起来操作,实现复合助剂生产、染料分散溶解、存蓄,漂、染、整工艺所需原料的计量、投料、化料、工作液的输送追加一条龙全面自动化操作的装置。实现高效、准确、全方位的机电一体化生产操作,有效的为漂、染、整全程生产的稳定性、重现性、提供可靠的硬件设施。
实现该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机诫设置和由控制器操作的控制器组,或者可选择的由电脑控制电气组组成。机诫设置由复合助剂反应搅拌釜,助剂储蓄罐,连接输送管道组,阀门组、流量计组组成。其中机诫部分集中安排,分区安装。复合助剂反应搅拌釜由1-60个组成,其中复合助剂釜用2-6套最佳,成品助剂储蓄罐由3-40个组成,其中5-15个最佳,此区划为设备安装A区;染料分散溶解搅拌釜,即是染料储蓄罐为10-50个最佳,划为设备安装B区。搅拌釜出料管与成品或者半成品助剂储蓄设施通过总输料管道与蓄料罐安有电磁阀门入口管分别连接,连接管道上通过真空泵(或其它电泵)的驱动电路控制成品助剂的传送;每个助剂储蓄设施出料口均装有丁字形分管,其中一分管装有阀门做通向另一备用自动计量控制器的出料管;另一条分管直通到相对应的纺织漂、染、整设备附属开、化料投料设施投料口处,助剂的传送可在连接管道上通过电泵控制,也可运用液压差传送到漂、染、整设备开、化料附属设施的投入口,同时在开、化料附属设施输入口分别另设有水管和碱管投入口,所有投入管道口均按有阀门和流量装置,其电路组与控制器自动计量电路电连接,或者与电脑连接,此区为工作C区。
控制器操作组,由助剂块控制器和漂、染、整块控制器两大块组成;其中助剂复合控制器按搅拌釜的设计的要求可以任意设定;漂、染、整高位缸投化料输送控制器则可选择的分别安装在漂、染、整投化料每一套高位缸旁边分别配备一个控制器;每个控制器内置自动计量电路组、化料缸液位监控、警报电路与自动/手动投料切换电路组、化料缸中搅拌机启动定时电路组、自动输出工作液电路组。该自动计量电路分别与化料缸相应的投料和出料输送管道上的流量组和电磁阀组电气电路电连接,同时与化料缸液位监控电路、化料缸中搅拌机定时电路组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红湘,未经胡红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1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构框架组合变电站
- 下一篇: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固定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