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半导体装置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00902.2 申请日: 2007-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1295670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9
发明(设计)人: 林沧荣;庄丰隆 申请(专利权)人: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1/768 分类号: H01L21/768;H01L21/762;H01L21/3105;H01L21/30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陶凤波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作 半导体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一种制作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尤指一种利用除气工艺(degasprocess)制作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集成电路的产品线宽缩小且生产速率加快,所以发展出一种利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金属工艺于介电材料内形成镶嵌(damascene)结构的半导体技术,以制作集成电路的金属内连线。物理气相沉积工艺一般是使用氩等钝气,藉由在高真空中将氩离子加速以撞击溅镀靶材后,将靶材原子一个个溅击出来,并使被溅击出来的材质均匀沉积在晶片表面。经由工艺反应室内部的高温与高真空环境,可使这些金属原子结成晶粒。之后,再通过图案化工艺与蚀刻工艺,得到所需的金属内连线或半导体装置。一个物理气相沉积金属工艺通常可涵盖除气工艺、预洗工艺、阻挡层沉积工艺以及金属层沉积工艺等步骤。

请参考图1至图5,其绘示的是现有在半导体晶片中制作导电插塞的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首先提供一半导体晶片10。半导体晶片10包含有一半导体基底12以及一介电层(dielectric layer)14覆盖于半导体基底12之上。随后进行一图案化工艺(patterning process),于介电层14中蚀刻出至少一插塞孔洞(plug hole)16。

随后,如图2所示,将半导体晶片10传送至一物理气相沉积机台40。物理气相沉积机台40主要包含有一真空缓冲室(buffer chamber)42以及一真空转送室(transfer chamber)44,其中真空缓冲室42内配置有一传送机械臂42a,而真空转送室44内配置有一传送机械臂44a,用以传送半导体晶片10。在真空缓冲室42与真空转送室44之间,则配置有一穿越室(pass-throughchamber)46以及一冷却室(cool down chamber)48,以提供半导体晶片10进行传送或冷却。真空缓冲室42的周围设有载入载出室(load-lock chamber)52以及除气反应室(degas chamber)54。真空转送室44的周围则设有多个反应室(reaction chamber)56、58、62、64,其中反应室56、58、62与64皆为物理气相沉积反应室。

半导体晶片10先经由载入载出室52载入物理气相沉积机台40内,然后传送至除气反应室54中进行一除气工艺,如图3所示,除气反应室54内包含有一承载基座66以及一卤素灯(未示于图中),其中,承载基座66通常由具高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所制成。于除气反应室54中,半导体晶片10被放置于承载基座66上,以进行一卤素灯处理(halogen lamp treatment),使半导体晶片10接受卤素灯的照射。此时,半导体晶片30表面的水气(moisture)以及部分残留物会因为卤素灯的照射而挥发,以预先清除(pre-clean)在半导体晶片10上因前层(pre-layer)工艺所残留下的部分污染物及气体。

接着,经过清洁的半导体晶片10从真空缓冲室42进入真空转送室44。传送机械臂44a先将半导体晶片10送入反应室56执行阻挡层沉积工艺,再送入反应室62执行金属层沉积工艺。如图4所示,前述阻挡层沉积工艺于半导体晶片10表面上形成一由钛(titanium,Ti)或氮化钛(titanium nitride,TiN)等材料所构成的阻挡层18,覆盖于介电层14表面以及插塞孔洞16的侧壁与底部。接着前述的金属层沉积工艺于半导体晶片10表面上形成一金属层22,填满插塞孔洞16。之后,半导体晶片10经由载入载出室52载出物理气相沉积机台40。

接着,如图5所示,利用一现有的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将半导体晶片10表面上多余的金属层22移除,使填充于插塞孔洞16的金属层22成为导电插塞24。由于化学机械研磨工艺为习知该领域者的通常知识,因此其细节不再赘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0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