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低温等离子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99587.6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坚;豆宝娟;梁文俊;竹涛;金毓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72;B01J19/08;H05H1/32;H05H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挥发性 有机物 低温 等离子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属于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是一大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是指在常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70.91Pa、常压下沸点小于260℃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及硫烃类等。VOCs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多数VOCs有异味且有毒,VOCs中的许多物质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这些物质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具有遗传毒性及引起“雌性化”的严重后果,对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存繁衍构成威胁;(2)在光线的照射下,许多VOCs很容易与一些氧化剂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3)某些卤代烃可能会导致臭氧层的破坏,如氯氟碳化物(CFCs)和氯氟烃;(4)很多VOCs属于易燃、易爆类化合物,给企业生产造成较大隐患。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存在的第四种形态,是由带电的正粒子、负粒子(其中包括正离子、负离子、电子、自由基和各种活性基团等)组成的集合体。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作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具有去除率高、易操作、能耗低等优点,较传统的方法显示出良好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能够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主要包括电子束照射法、介质阻挡放电法、沿面放电法和电晕放电法等技术。电晕放电是使用曲率半径很小的电极(如针状电极或细线状电极),并在电极上施加高压电,由于电极的曲率半径很小,靠近电极区域的电场特别强,电子逸出阴极,发生非均匀放电。介质阻挡放电是将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中,在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电介质起到储能的作用,可以避免电弧的生成,通常为随即丝状放电,使气体放电保持在均匀、散漫、稳定的多个微电流细丝的状态。
近年来公开了一些有关等离子体处理废气装置的专利。如专利02209303.6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净化装置,电离室的顶部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离子枪,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在电离室的两侧,由于离子枪产生的等离子体有效区域是有限的,等离子体的有效利用率低,从而部分气体不能或不完全得到降解,影响其处理效率。专利200420150218.7公开了针-板式脉冲放电等离子体诱导光催化处理有机废水装置,它也能够用来处理有机废气,此装置中采用的是针-板式电极结构,针型的放电电极为实心的或空心的,对于空心的放电电极为普通的金属管,不利于气体放电和气流喷射,影响等离子体的有效利用;装置中低压极是接地的金属板,与高压极之间不存在介质阻挡层,容易形成电弧,导致击穿,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使处理效率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现有装置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低温等离子体装置。本装置提高了废气的处理效率,降低了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装置主要包括有进气口1、渐扩器2、高压极板4、接地极板7和反应器壳体10。其中,进气口1通过渐扩器2与反应器壳体10固定连接,形成气体进入反应室的通道。在反应器壳体10的内部、渐扩器2中心轴线的两侧各设置一块高压极板4,高压极板4通过绝缘卡槽8与反应器壳体10相连接,两块高压极板4和反应器壳体10围成的空间为气流缓冲室3,气流缓冲室3与渐扩器2相连通。高压极板4上均匀分布有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高压极喷嘴5,高压极板4与反应器壳体10侧面之间设置有接地极板7,接地极板7通过卡槽9与反应器壳体10相连接,接地极板7与反应器壳体10之间留有用于处理后的气体通过的10~20mm的间隙。在与接地极板7对应的反应器壳体10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出气口12。
所述的高压极喷嘴5和接地极板7之间设置有介质阻挡层6。
所述的介质阻挡层6为聚四氟乙烯板或云母板。
所述的绝缘卡槽8为聚四氟乙烯卡槽。
所述的卡槽9的个数大于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9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