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嘌呤核苷磷酸化酶、腺苷脱氨酶、5’核苷酸酶的联合生产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98306.5 申请日: 2007-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1289646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2
发明(设计)人: (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迈迪卡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9/12;C12Q1/48;C12N9/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76北京市经济***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嘌呤 核苷 磷酸化酶 腺苷 脱氨酶 核苷酸 联合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诊断酶制剂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自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ACCC10741)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酶学分类号为EC 2.4.2.1)的生产工艺,该酶对肌苷有专一的底物特异性而对腺苷和次黄苷酸没有底物特异性,可用于测定血清腺苷脱氨酶(AdenosineDeaminase,以下简称为ADA)和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以下简称为5’-NT)的活性。本工艺可高效大量产生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同时产生用于制备诊断试剂盒质控品的腺苷脱氨酶和5’-核苷酸酶,可通过纯化工艺逐一分离,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终产品。

技术背景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以下简称为PNP),该酶根据底物特异性不同催化如下通用反应:

血清中的ADA为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5’-NT的测定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诊断及肝胆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因而这两者是临床常做的生化检验项目。PNP在ADA和5’-NT的酶学检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测机理如下:

1)腺苷脱氨酶

2)5’-核苷酸酶

两者产生的次黄嘌呤都在XOD的作用下产生H2O2,最后偶联Trinder氏反应,比色测定:

此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试剂稳定性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加以改良,使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目前ADA和5’-NT商品化试剂盒多采用该法。

在图1中可以看到微生物嘌呤代谢过程中,PNP(EC 2.4.2.1)可以作用于多种底物,例如腺苷(Adenos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黄嘌呤(Xanthine)、鸟嘌呤(Guanine)、肌苷(Inosine)等。但是从前面所述的试剂盒检测原理来看,如果PNP对腺苷(Adenosine)或者次黄苷酸(Inosine 5’-Monophosphate Disodium Salt,IMP)有底物特异性,则必然对检测产生很大的干扰,最终影响试剂盒的准确度。如图2所示,腺苷与肌苷在分子结构上的差别非常微小,唯一的区别是嘌呤环上的取代基不同:腺苷是-NH2取代,而肌苷是-OH取代,因此要求在ADA和5’-NT试剂盒中所使用的PNP有非常好的底物识别性。

现阶段所报道的PNP来源很多,不同来源的PNP底物特性性差异很大,表1中列举了不同来源的代表性PNP的底物特异性的不同:

表1不同来源的代表性PNP比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迈迪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迈迪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8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