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檐顶光导引装置及使用其之背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7651.7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5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黄丹丁;陈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允方;刘国伟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檐顶光 导引 装置 使用 背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背光装置;更特定的说,本发明系关系一种具有光导引装置之多区块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装置为被普遍地用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中的一种照明装置。LCD利用背光来增加对比,也可让使用者在昏暗的环境下可清楚的辨识LCD所显示之信息。目前背光发光源可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电致发光面板(Electroluminescent Panel)、冷阴极灯等,背光发光源也可与扩散板结合以提供更均匀之光源。且当LED为背光发光源时,可用来提高LCD的色彩表现力。但发光均匀度是背光装置之困难点,除此之外背光装置亦需要省电及低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之问题,现有技术包括有如图1之背光装置100。图1A为拼装二个背光装置100之侧面图;而图1B为拼装二个背光装置100之平面图。背光装置100包含有复数个LED110;射入区120及发光体130。复数个LED110射出光线,穿透射入区120且利用发光体130之底部反射,以由发光体130之上表面射出。背光装置100利用其可拼装之特性,可将数个背光装置100之拼装改变,以配合面板尺寸之不同。但是背光装置100之形状为楔形,其不利于组装及需要高精准度的制造;且单一背光装置100需复数个LED110,相对地提高制造背光装置100的成本。又一现有技术,请参考图2。图2A为先前技术中光导装置之立体图;而图2B为先前技术中光导装置之平面图。光导装置200包含有LED210及发光体220。光导装置200解决了背光装置100需要复数个LED之问题,但光导装置200之有效发光区为图2B中虚线内之区域,因此使得光导装置200仍具有部分不发光区域,并无被有效利用。且光导装置200无法拼装以形成背光面板,使得制造成本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背光装置以解决上述之高成本、不易与面板尺寸配合以及无法有效利用发光区域之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之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导引装置,该装置包含至少一入射部份,包含至少一发光源以及一入射区;一漫射部份,其具有一致厚度,以及至少一檐顶连接于漫射部分并同漫射部分共同组成光导引装置的光输出表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区块背光装置,该装置包含复数个上述之光导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为先前技术中拼装二个背光装置之侧面图。
图1B为先前技术中拼装二个背光装置之平面图。
图2A为先前技术中光导装置之立体图。
图2B为先前技术中光导装置之平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之一种光导引装置之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种光导引装置之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光导引装置之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6为如图5之光导装置之入射部分放大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种光导引装置之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种光导引装置之立体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种光导引装置之立体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之一种背光装置之立体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之一种多区块背光装置之立体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种多区块背光装置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根据本发明之一种光导引装置300之立体图,该光导引装置300包含入射部份310;漫射部份320以及檐顶330;其中入射部份310包含发光源340以及入射区350。入射部份310系连接于漫射部份320,且入射部份310系位于光导引装置300之一角。檐顶330位于入射部分310之上方,檐顶330之表面与漫射部分320之表面形成光导引装置300之表面。漫射部份320具有一致的厚度。而入射区350所包含之发光源340可由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所组成。
发光源340发出光线,经过入射部份310进入漫射部份320。除此之外,由于檐顶330连接于漫射部分320,由漫射部分320漫反射的光线进入檐顶330,并由檐顶330底面的漫射结构漫反射并由上表面均匀射出。因此本发明之光导引装置300的有效发光区极为其整个表面,且仅需配置一发光源340,可达到节省成本及有效利用光导引装置300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76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