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前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96352.1 | 申请日: | 2007-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八田英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前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支脚部设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上、将副车架设于支脚部上、将前悬架装置设于副车架上的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前部结构,下述结构已被公知,即,使前侧车架在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在该前侧车架的后方上侧设置前支柱,使上部构件从该前支柱的下端部朝着前方在前侧车架的外侧延伸,将该上部构件形成为直线状,并朝向车身后方以向上倾斜的方式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2173号公报
根据专利文献1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将上部构件形成为直线状,并朝向车身后方以向上倾斜的方式配置,能够从车身前方将作用于上部构件的前端部的载荷很好地传递给前支柱,能够有效地分散载荷。
该车身前部结构通常是在前侧车架的下部设置支脚部,在该支脚部设置副车架,在该副车架上装载发动机、变速器等。
但是,在车身前部结构的副车架上安装有左、右前悬架装置,通过各前悬架装置支承左、右前轮。
根据该车身前部结构,例如在车辆的转弯过程中,车身宽度方向的载荷(下称“横向载荷”)作用于左、右前轮。
于是,左、右前轮的横向载荷通过各前悬架装置及副车架被传递到支脚部的下端部。
因此,为了使左、右支脚部不会因横向载荷而倾倒,需要提高左、右支脚部的刚性,这种情况对谋求车身重量的轻量化造成妨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刚性,进而能够谋求轻量化的车身前部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前侧车架;分别设置在各前侧车架的后方上侧的左、右前支柱;从各前支柱的下端部朝着前方并在各前侧车架的外侧延伸的左、右上部构件;将各上部构件的前端部和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分别连结的左、右水平连结部;在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下方被分别设置的左、右支脚部;设置在各支脚部的下端部的副车架;设置在上述副车架上、并且支承左、右前轮的左、右前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倾斜连结部,该倾斜连结部为了将上述支脚部的下端部连结于上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而以向上倾斜的方式从上述支脚部的下端部一直延伸到上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可通过上述倾斜连结部、上述水平连结部以及上述支脚部形成大致三角形的车架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上述倾斜连结部是在车身前后方向隔着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倾斜连结杆。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将车身装备品收容于在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上述车架部是由分别包含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的前后的两个面及与上述两个面正交的一个面构成的框结构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上述车架部的与上述两个面正交的一个面覆盖上述支脚部,由此上述支脚部的截面成为封闭截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左、右支脚部的下端部相邻地架设的下车架。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通过倾斜连结部,将支脚部的下端部连结于上部构件的前端部,通过倾斜连结部、水平连结部以及支脚部构成大致三角形的车架部。
通过将支脚部作为大致三角形的车架部的构成部件,能够确保支脚部的刚性。
即,在车身宽度方向的横向载荷作用于支脚部的下端部时,所作用的横向载荷经由倾斜连结部向上部构件的前端部传递。
上部构件的前端部通过水平连结部连结在前侧车架的前端部。由此,能够通过上部构件的前端部很好地承受传递来的横向载荷。
这样,通过适当地分散作用于支脚部的下端部的横向载荷,具有能够良好地确保支脚部对抗横向载荷的刚性的优点。
另外,通过使作用于支脚部的下端部的横向载荷分散到上部构件的前端部,也可以不必例如通过增大支脚部的板厚尺寸来将支脚部本身的刚性提高到必要以上。
由此,具有能够抑制支脚部的重量,能够谋求车辆的轻量化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中,将倾斜连结部设置成在车身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倾斜连结杆。
在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中,将车身装备品收容于在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
由此,可以在一对倾斜连结杆之间形成收容空间,能够在该收容空间收容前车窗用的清洗剂罐等的车身装备品(车辆零件)。
因此,具有能够容易地确保收容清洗剂罐等的车辆装备品的空间的优点。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4中,车架部是由分别包含上述一对倾斜连结杆的前后的两个面及与上述两个面正交的一个面构成的框结构体。
由此,可以兼顾轻量化与刚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6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呈“T”字形相交的钢管连接扣件
- 下一篇:自行车的踩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