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戊胺草酸盐工业化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3950.3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盛峰;顾虹;唐苏翰;李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03 | 分类号: | C07C211/03;C07C209/50;C07C20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0131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戊胺 草酸盐 工业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戊胺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特戊胺草酸盐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特戊胺是较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一般都是制备得到液态游离胺,也有少数文献报道实验室的规模制备特戊胺盐酸盐,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制备这一产品草酸盐的方法,尤其是工业化制备。文献中曾报道了四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方法一,以叔丁基乙酰胺为原料,经过Hofmann重排反应得到特戊胺(J.Am.Chem.Soc.;59;1937;2567;);方法二,以特戊醛为原料,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肟,然后还原得到特戊胺(J.Am.Chem.Soc.;60;1938;660);方法三,以特戊腈为原料,经硼烷和氢化铝锂等还原剂还原得到特戊胺(J.Org.Chem.;47;16;1982;3153-316);方法四,以特戊酰胺为原料,经硼烷或氢化铝锂还原得到特戊胺(J.Org.Chem.;47;16;1982;3153-316);
文献合成路线1:
上述合成路线1不适用于工业规模批量反应,这是因为:
(a)所使用原料较昂贵,成本高,例如,必须用到叔丁基乙酰胺;
(b)反应放大危险性较高,要求操作严格,因为液溴腐蚀性较大,重排反应时有气体产生,反应温度较难控制。
文献合成路线2:
上述合成路线2不适用于工业规模批量反应,这是因为:
(a)所使用原料较昂贵,成本高,例如,必须用到特戊醛;
(b)需要两步反应,生产周期较长。
(b)此反应的收率偏低(52%)
文献合成路线3:
文献合成路线4:
上述两条合成路线(3&4)都是较好的合成特戊胺的方法
(a)所使用原料特戊腈和特戊酰胺,来源广成本低。
(b)产品通过成盐酸盐纯化,缺点是盐酸腐蚀性较大,对生产放大设备要求较高。
(c)仅限于实验室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整体收率较高、制备成本较低的特戊胺草酸盐的工业化制备方法。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现有特戊胺制备工艺局限于实验室制备,没有规模化生产以及通过盐酸成盐对设备造成腐蚀的问题;开创了一种新的特戊胺盐的制备方法——草酸盐的制备,并且将此方法实现于工业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以常规、易得的特戊酰胺为原料,通过还原和成盐得到特戊胺草酸盐。
本发明的具体合成工艺如下:
在上述工艺过程中,我们先用四氢锂铝还原特戊酰胺。可选四氢呋喃或2-甲基四氢呋喃作反应溶剂,反应情况一致,但从成本考虑,优选四氢呋喃作溶剂;四氢锂铝作还原试剂,一般用1当量,若小于1当量则反应不完全;特戊酰胺加料时剧烈放热,可适当冷却,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60℃,考虑到工厂的安全操作,优选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25℃,然后保温反应2~3小时;反应淬灭可选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0%~20%氢氧化钠溶液,淬灭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高,放热越厉害,反应液则越稠,所以优选10%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控制淬灭温度不超过25℃;反应液淬灭完继续搅拌1小时以保证充分反应。然后反应液过滤得到粗品的四氢呋喃溶液。粗品溶液加入草酸二水化和物直接成盐纯化,产品可直接从反应液中析出,为了充分成盐,加入草酸二水化合物后,反应液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1.3小时左右,然后过滤,滤饼用少量乙酸乙酯洗涤,即可得到纯品。产率在73~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反应工艺选择合理,其采用了经济易得、能规模化生产的原料特戊酰胺为原料,通过还原和成盐得到特戊胺草酸盐。其总体收率达到73~80%。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特戊胺制备工艺局限于实验室制备,没有规模化生产的问题,并解决了实验室采用盐酸成盐造成的设备腐蚀问题;开创了一种新的特戊胺盐的制备方法——草酸盐的制备,并且将此方法实现于工业化,提供了一种整体收率较高、制备成本较低的特戊胺草酸盐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有助于了解本发明,但不局限于本发明内容。
实施例1
特戊胺草酸盐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天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横向切断机构的配页机
- 下一篇:螺母胀壳式锚杆及膨胀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