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控制模块环境耐久性测试通用平台及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3252.3 | 申请日: | 200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余淼;杨吉云;朱李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44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控制 模块 环境 耐久性 测试 通用 平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模块(POWER CONTROL MODULE,PCM),尤其涉及发动机控制模块的环境耐久性测试技术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控制模块(PCM)是汽车电子领域中的核心部件,它接收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曲轴位置、车速等传感器提供的信号,经程序计算后,精确控制燃油供给量、点火提前角和怠速空气流量,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同时又有效地降低了尾气的排放量。PCM一般安装在发动机仓内,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其可靠性至关重要。所有新设计的PCM必须经过环境耐久性测试才能通过设计验证,每个生产批次的PCM模块只有通过环境耐久性抽检才能出厂。上世纪80年代,几家国际上知名的PCM模块制造公司如博世(BOSCH)、西门子(SIEMENS)、德尔福(DELPHI)、伟世通(VISTEON),针对自己的产品相继进行了PCM耐久性测试技术的研究,并研制出了相应设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伟世通研制的测试系统,但是目前这类设备仍然沿用的是20多年前的设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汽车电喷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虽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对这些设备进行了一些升级改造,如增加CAN总线通信功能等,但是整体技术平台仍然落后,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如不能兼容不同厂商的PCM模块,不能设置自动循环策略,不能现场配置模拟信号类型和参数等,急需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构建新的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控制模块(PCM)环境耐久性测试通用平台及测试方法,所涉及的PCM环境耐久性测试通用平台是以电喷发动机的控制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模拟测试技术和可靠性评估理论为基础,采用模块式结构和多层现场总线网络通信协议,根据PCM耐久性测试方法和规范,研制出的具有高度开放性、智能性和实用性的系统。
本发明是由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PCM耐久性测试通用平台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7部分组成:工业控制计算机(工控机)1、信号发生子系统2、模拟负载子系统3、负载监测子系统4、程控大功率电源5、环境实验箱6、现场总线通信子系统7。
工业控制计算机1是整个测试系统的核心,是实现人机交流的有效平台,同时它也是耐久性测试软件的载体。将A/D卡、D/A卡、CAN/GPIB/485等通讯协议转换卡安插到工控机1上,加上Visual C++、LabVIEW等开发的应用软件构成虚拟仪器平台,实现了用计算机的全数字化的采集测试分析,具有软硬件资源丰富、成本低,系统开放程度高、兼容性好等优点。
信号发生子系统2是一个以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硬件框架的多功能开放式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它可通过现场总线进行系统扩展,只需要分配给各个信号发生模块不同的标识(ID),就能组成多模块的信号发生子系统网络。信号发生子系统2能够接收工业控制计算机1发送的配置命令,产生出满足PCM测试所需要求的各种信号,信号的种类(如正弦、方波、锯齿或直流)、频率、幅值都可以由程序控制。信号发生子系统2还可以产生任意波形的传感器信号,如缺齿的曲轴位置信号(CPS),包括36-1,60-2,36-2等类型。
与信号发生子系统2类似,模拟负载子系统3也是一个能模拟各种PCM模块的输出负载的开放式系统,其模拟负载主要由电感、电阻、继电器矩阵组成,它由多种安装在负载箱里的负载板组成,可以根据测试需要进行替换和扩充,组成多模块的输出负载子系统网络。模拟负载子系统通过现场总线接收工控机1发送的配置命令,配置继电器矩阵切换PCM所需要连接的不同负载,完成耐久性测试任务。
负载监测子系统4也是一个以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硬件框架的开放式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它可通过现场总线进行系统扩展,只需要分配给各个负载监测模块不同的标识(ID),就能组成多模块的负载监测子系统网络。它同负载板一起安装在负载箱里,并通过背板总线与负载板连接。负载监测子系统4负责现场对PCM模块的喷油信号、点火信号以及其它负载进行监测,并通过现场总线将结果显示到工控机的显示屏上。一个负载监测模块可以同时监测64路以至更多的负载信号。
为了满足PCM不同供电电压下的测试需要,系统采用了大功率高精度的程控电源5,如Agilent公司的6691A型。程控电源通过GPIB接口连接至工控机,由工控机动态控制其输出电压和电流,满足PCM环境耐久性测试规范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将机自动升牌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天线数量的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