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mm钢板轧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8015.8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李文华;何雪平;周国林;温方金;肖颖;舒小兵;庄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37/16;B21B37/58;B21B37/46;B21B37/74;B21B37/00;B21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m 钢板 轧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业板材轧制工艺,特别是一种中厚板轧机轧制6mm钢板的轧制工艺。
背景技术
6mm的钢板现在一般由热连轧机、炉卷轧机轧制,但轧制出的钢板宽度<1800mm,而且只能生产普通钢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生产宽度大于1800mm的6mm钢板,人们尝试用中厚板轧机来轧制。中厚板轧机设计中所轧制钢板的规格为,板宽600-3800mm,厚度6-200mm。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用中厚板轧机轧制小于7mm的钢板会出现波浪形、镰刀弯、刮框、轧废等诸多问题,生产特别不稳定,不能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主要原因是薄宽钢板轧制状态不易稳定,温降非常快,对辊型、轧制条件要求非常高,在高速轧制薄钢板时,液压AGC系统不稳定,传统模型预测精度偏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中厚板轧机在轧制小于7mm钢板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及不能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而提出一种中厚板轧机轧制6mm钢板的轧制工艺,它可有效解决现有中厚板轧机轧制6mm钢板时所存在的诸如:轧制不稳定、波浪形、镰刀弯、刮框、轧废等问题,可产出合格的产品且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中厚板轧机轧制6mm钢板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
1、坯料的出炉温度≥1200℃,终轧温度>740℃;
2、坯料厚度≤250mm,轧后毛板宽度≤2800mm、长度≤50m。
3、轧制道次设为11-13道次。
4、在开轧目标板前,轧机应具备连续轧制时间30分钟以上,使工作辊热凸度稳定;开轧目标板前,应先按由厚至薄的顺序轧制10-15块其它规格的板材,而且至少最后4块的厚度≤10mm,使模型自适应系数逐步逼近到6mm板的轧制状态。
5、优化液压AGC(自动厚度控制,以下同)增益,确保AGC系统稳定,轧制过程中自动调节AGC增益,当轧件厚度≥10mm时,AGC增益固定为90%;当轧件厚度<10mm后,AGC增益按正切为0.1的线性函数自动递减;直至轧件厚度≤6mm后,AGC增益固定为50%。可以避免AGC系统振荡。
6、最后3道次采用等比例凸度控制方法控制板形,轧制力逐道下降,最后道次轧制力设定值为轧机最大轧制力的0.32-0.38倍,道次间轧制力自适应系数设为0.35-0.45,比例凸度设定在0.7%~1.5%之间。
7、输送辊道线速度与轧机工作辊线速度匹配,最后3道出口侧输送辊道线速度比轧机工作辊线速度快3-5%,入口侧输送辊道速度比轧机工作辊线速度慢3--5%,可避免钢板堆叠。
8、刚换上的工作辊不能立即轧6mm目标板,轧制时间应大于4小时才可轧制目标板。
9、坯料厚度<150mm时轧制道次设为11道次,坯料厚度≥150mm时,轧制道次设为13道次;
10、采用合理的辊型制度。支承辊采用正辊型,双曲线形式,凸度为0.2mm,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由于采取了上述有效措施,在6mm目标板的轧制过程中,轧制稳定,轧件无波浪、飘曲、镰刀弯、刮框、轧废等诸多问题;轧件能顺利轧制,能在最后3道次保证轧件比例凸度在0.7%~1.5%之间,避免了轧件在轧机内发生横向移动,目标板同板差在±0.1mm,异板差在±0.15mm,可批量生产出合格产品。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先用30分钟以上时间,轧制13块其厚度为20-7mm之间的钢板,由厚至薄安排,最后4块钢板的厚度依次为10、9、8、7mm。坯板厚度为120mmm,轧制道次设为11道次。支承辊已使用10天,工作辊已使用13小时。AGC增益设定:轧件厚度≥10mm时为90%,轧件厚度≤6mm为50%,轧件厚度在10mm~6mm之间,AGC增益按正切为0.1的线性函数自动递减,这可避免AGC系统振荡。最后道次轧制力设定为轧机最大轧制力的0.33倍。最后3道次自适应系数0.39,比例凸度设定为0.8%。最后3道次出口侧输送辊道线速度比轧机工作辊线速度快3.5%,入口侧输送辊道速度比轧机工作辊线速度慢3.5%。轧件、轧辊及轧制工艺参数见列表(轧制参数测量值为轧件中间1/4长的测量平均值):
(1)6mm板轧制模型参数(伸长轧制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8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搜索的无词边界标记语言的分词方法以及装置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