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筒形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8799.6 | 申请日: | 200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清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H04R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俊刚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筒形 驻极体 电容 传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驻极体电容传声器,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容易卷曲的方筒形的可进行SMD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
背景技术
通常,广泛使用于移动通信终端或音响等的电容传声器由如下部分构成:偏压元件;膜片/背板对,其用于形成与声压(sound pressure)对应地变化的电容器(C);以及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其用于缓冲输出信号。这种典型方式的电容传声器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在一个壳体内一体地组装振动板、隔环、绝缘环、背板、导电环、PCB之后,将壳体的末端卷曲。
但是,这种典型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存在如下问题:在弯曲壳体末端的卷曲(curling)过程中发生不良状况,导致音质下降。尤其,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与圆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容易识别部件的方向性等,容易安装到主板上,但如图1所示,存在如下问题:与圆筒形的壳体相比,难以执行将部件放入内部后卷曲方筒形的壳体末端的卷曲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筒形的可进行SMD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其将方筒形壳体的角切除而形成倒角,从而容易进行卷曲,利用密封垫解决倒角引起的漏音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方筒形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筒形的驻极体电容传声器具有:膜片/背板对,它们相隔间隔物相互对置;导电底座,其用于上述背板的导电;绝缘底座,其用于上述背板和上述导电底座的绝缘;极环,其用于上述膜片的导电;金属壳体,其形成为一面开放的方筒形,以便将上述的构成部件插入到内部,并且所述金属壳体的卷曲面的角被切除而形成倒角;PCB基板,其安装有电路部件,且所述PCB基板形成有导电图形和突出的连接端子;以及密封垫,其安装于上述绝缘底座上方,所述密封垫用于密封上述金属壳体和PCB基板之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密封垫由具有柔软性的橡胶或树脂等形成为四角环形,可以将上述壳体的卷曲面用作连接端子,上述传声器将用于使外部声音流入的声孔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底面或上述PCB基板中的任意一个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组装结束的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的侧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密封垫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的其它例子的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2壳体;102a,116b声孔;102b倒角部;102c卷曲面;104膜片;104a极环;106间隔物;108绝缘底座;110背板;110a音孔;112导电底座;114密封垫(sealing pad);116 PCB基板;116a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的壳体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组装结束的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的侧剖视图。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筒形的电容传声器由如下部分构成:金属壳体(102),其将开放侧卷曲面(102c)的角切除,以便容易将一面开放的方筒形的壳体卷曲,从而容易插入部件;以及内置于金属壳体(102)内的极环(104a)和膜片(104)、间隔物(106)、绝缘底座(108)、形成有音孔(110a)的背板(110)、导电底座(112)、用于防止漏音的四角环形的密封垫(114)、形成有导电图形和突出的连接端子(116a)的PCB基板(116)。
参照图2,本发明的金属壳体(102)形成为一面开放的方筒形,将开放面的4个角(102b)切除,以防止卷曲各面的末端(102c)时、与相邻面的壳体末端(102c)重叠,在壳体的底面形成有声孔(102a)。此时,声孔(102a)也可以根据电容传声器的声音流入结构,形成于壳体(102)以外的PCB基板(1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宝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8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光学三角测量法的光学测量装置
- 下一篇:用于膜组件的曝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