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靶点miRNA反义核苷酸技术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72024.8 | 申请日: | 2007-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峰;王志国;吕延杰;白云龙;初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王志国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07H21/02;A61K31/708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荣玲 |
| 地址: | 15008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靶点 mirna 反义 核苷酸 技术 | ||
1.多靶点miRNA反义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靶点miRNA反 义核苷酸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通过基因芯片筛选或文献提供, 找到可调节关键基因的miRNA;二、根据所选定的多个靶miRNA,人工合成 所选定靶miRNA各自的反义核苷酸链,称为反义单元;三、将不同的靶miRNA 的反义单元设计到一个能同时沉默多个靶miRNAs的单条核苷酸序列中,即用 一条八个核苷酸的链来连接两个不同目标miRNA的反义单元,其中八个核苷 酸的链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不同的目标miRNA的反义单元的5’端和3’端, 反义单元两端的五个核苷酸由亚甲基桥锁定,八个核苷酸的链为CTTAAATG, 即实现多靶点miRNA反义核苷酸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多个为2~5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王志国,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王志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20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