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环保、低排放、煤基醇醚柴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0596.2 | 申请日: | 2007-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屠规华;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杭通煤化燃油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1/24 | 分类号: | C10L1/24;C10L1/04;C10L1/182;C10L1/19;C10L1/18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044100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排放 煤基醇醚 柴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替代石油产品,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环保、低排放、煤基醇醚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汽车工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产销大好形势,蒸蒸日上,目前年消耗源油达2亿吨以上,年进量达到7000万吨,成品油、年进口量、三千多万吨以上,在需求用量巨大的压力下,我国能源安全已成为严重的难题,这一切急需要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去年底,国务院会议、研究发展替代能源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要重点发展车用燃油和替代石油产品,搞好、煤炭、液化、煤制甲醇、二甲醚等产品,以煤制甲醇是效好的出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环保、低排放、煤基醇醚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车用环保、低排放、煤基醇醚柴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组份为:
柴油 50%-85%,
煤基甲醇 5%-20%,
综合乳化添加剂 3%-15%,
助剂油 5%-13%。
车用环保、低排放、煤基醇醚柴油的制备方法是先将重量百分比为10%-18%的煤基甲醇输入合成管道,再将重量百分比为3%-14%综合乳化添加剂、重量百分比为5%-10%助剂油同时输入合成管道,再经过静态混合器、磁场共振导入装置合成改性5-20分钟后,加入重量百分比为50%-85%的柴油,同时输入合成管道,再经过混合剪切器、磁场共振导入装置混合15-30分钟。
本发明将煤基甲醇与添加剂微乳化剂通过改性,与柴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合成,煤基甲醇柴油,它可以直接代替,普通柴油,缓解柴油的紧张局面,同时煤基甲醇柴油燃烧安全,有很好的环保排放效果,其应用前景非常好。现阶段在不改变,在行驶的车辆发动机任何另部件的情况下,加注发明的合成煤基甲醇柴油可立即混合使用,能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煤基甲醇,单一分子结构的组份和综合乳化添加剂有机的合成改性,有着更全面多支链的性能。
发动机内的燃烧过程都是有氧参与的,氧(分子具有顺磁、性质,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与磁场方向一致的感应磁场。
氧分子的能级发生跃迁,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而且其反应活性加强,有些燃油分子中的原子核是不断旋转的,具有特定的自旋状态,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自旋的原子核就会有一定的稳定取向,而且这些在磁场中取向自旋的原子核在受到电磁辐射后,会在特定的吸收频率下发生共振。从低能态取向激发到高的能态取向。
车用环保、低排放、煤基醇醚柴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组份为:
柴油 50%-85%,
煤基甲醇 5%-20%,
综合乳化添加剂 3%-15%,
助剂油 5%-13%。
以重量百分比计组份优选为:
柴油 50%-80%,
煤基甲醇 10%-18%,
综合乳化添加剂 3%-14%,
助剂油 5%-10%。
所述的综合乳化添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组份为:环烷酸铜盐5-15%、烷基苯磺酸钡盐2-10%、山梨醇倍半油酸酯1-5%、硝酸烷基酯5-10%、烷基萘5-10%、硝酸戊酯20-50%、乙烯醋酸乙烯酯10-15%、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1-3%、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0-15%、酯肪醇聚氧乙烯醚1-3%。
所述的助剂油为:大豆油、菜油或/和花生油植物油脚料和抽提油。
大豆油、菜油或/和花生油植物油脚料与抽提油的重量百分比为55%∶45%。
车用环保、低排放、煤基醇醚柴油的制备方法是:先将重量百分比为10%-18%的煤基甲醇输入合成管道,再将重量百分比为3%-14%综合乳化添加剂、重量百分比为5%-10%助剂油同时输入合成管道,再经过静态混合器、磁场共振导入装置合成改性5-20分钟后,加入重量百分比为50%-85%的柴油,同时输入合成管道,再经过混合剪切器、磁场共振导入装置混合15-30分钟。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杭通煤化燃油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杭通煤化燃油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毛刺机床
- 下一篇:球墨铸铁件平稳充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