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0372.1 | 申请日: | 2007-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潘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昌贵 |
| 主分类号: | C03B23/06 | 分类号: | C03B23/06;C03B23/045;C03B23/043;H01J9/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7005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灯 灯管 螺旋 弯管 | ||
1.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升降并旋转的双螺旋弯管头,所述弯管机还包括灯管坯管的加热装置、将坯管送入加热装置的一级坯管移位装置、将坯管自加热装置中的一个加热区域移至另一个加热区域的二级坯管移位装置、将坯管移出加热装置至螺旋弯管头进行弯管的弯管夹钳装置、将成形后的坯管移出弯管机的拉出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立式加热装置,所述一级坯管移位装置处于立式加热装置的上方,所述双螺旋弯管头处于加热装置的下方,所述一级坯管移位装置、二级坯管移位装置、弯管夹钳装置、拉出装置分别设有与坯管左端和右端配合的左夹钳和右夹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坯管移位装置中设有由气缸或电机驱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左夹钳和右夹钳分别连接于升降机构;所述二级坯管移位装置中的左夹钳和右夹钳分别包括以下结构:一对可转动的钳臂、作用其中之一钳臂的转动摆臂及钳臂联动的传动齿轮组、钳臂转动的复位扭簧,所述转动摆臂与由气缸或电机驱动的驱动机构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它设有控制二级坯管移位装置中的气缸或电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为凸轮组及与凸轮组配合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控制气缸进气管路上的电磁阀的开关或电机的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夹钳装置还包括进退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弯管夹钳装置的左右夹钳分别连接在进退驱动机构上,所述进退驱动机构带动弯管夹钳按双螺旋弯管头的螺旋角度倾斜前进和后退,所述进退驱动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夹钳装置中的进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由驱动电机驱动的倾斜活动导轨,活动导轨的倾斜角度与双螺旋弯管头的螺旋角度一致;所述弯管夹钳装置中的左夹钳和右夹钳分别包括以下结构:一对可转动的钳臂、作用于钳臂的转动摆臂,所述转动摆臂与由气缸或电机驱动的驱动机构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夹钳装置还设有弯管时的坯管吹气机构,所述坯管吹气机构连接在进退驱动机构上,其吹气口的位置与灯管坯管在弯管夹钳装置夹钳中的位置对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夹钳装置的进退驱动机构设有活动导轨的位移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包括与送管动作相对应的行程开关及与自加热装置取出坯管时的后退动作相对应的行程开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出装置还包括驱动拉出装置中的夹钳向前并向下倾斜一定角度的机构、可进退的支架、驱动支架进退的机构,所述左右夹钳连接在可进退的支架上,所述拉出装置还设有在拉出支架后的支架水平转动机构;所述拉出装置的左右夹钳被角度可调节式地安装,所述角度为向夹钳两侧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与成形管左右两端的倾斜角度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出装置中的支架可转动地与驱动支架进退的机构连接,所述拉出装置设有具有凸轮面的水平转动定位板以及支架水平转动的复位弹簧,所述支架连接有与凸轮面配合的轴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出装置中的驱动夹钳向前并向下倾斜一定角度的机构包括气缸及被气缸作用而转动的扳臂,所述拉出装置中的左右夹钳可上下转动地与支架连接,左右夹钳上下转动的轴与扳臂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坯管移位装置包括灯管坯管的下料斗,所述一级坯管移位装置的左夹钳和右夹钳与升降机构相连,所述一级坯管移位装置还设有前后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平移驱动机构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灯灯管螺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坯管的加热装置为可开合的烘箱,所述烘箱对应所述加热区域设有灯管坯管的放置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昌贵,未经潘昌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3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金银墨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射频识别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