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杨梅黄酮保健酒的制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9348.6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石伟勇;倪亮;汤少红;陆宏;周焱;何延;罗光恩;贾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杨梅 黄酮 保健酒 制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的杨梅核制取含杨梅黄酮保健酒的方法,是属于资源高效利用领域。
技术背景
由于目前消费观念的升级及相关产业结构的拓展和延伸,杨梅以鲜食为主的消费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之,各种杨梅的深加工产品得以开发,相关企业应运而生。但由此却产生了大量的加工废弃物如杨梅核等,而目前各种相关综合利用杨梅核资源的技术尚未成熟,所以只能将其丢弃,这将严重威胁环境安全。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废弃的杨梅核是一种相当好的资源。据研究,杨梅核中含有杨梅素、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且其含量高的可达2%左右。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病毒、抗氧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等诸多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种杨梅黄酮保健酒的制取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杨梅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杨梅核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的制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将深加工后得到的杨梅核(鲜核或者干核)破碎;
b.将酒精度为33°-53°的优质白酒、破碎后的杨梅核,按重量比10∶1-10∶6存放于容器中充分搅拌,封口;
c.在15℃-25℃的环境中遮光保存1-5个月,期间搅拌数次;
d.将杨梅核和杨梅酒的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得到成品杨梅保健酒,装瓶出售。
本发明利用加工废弃的杨梅核资源和优质的白酒制取含杨梅黄酮的保健酒,具有技术完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较好的优点。制得的杨梅保健酒具有口感好,保健功能突出等优点。经实验测定,此法制得的杨梅保健酒中总黄酮的含量约在10-100mg/L之间,根据杨梅核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发明所述的杨梅黄酮保健酒的制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将深加工后得到的荸荠种杨梅核(鲜核)破碎;
b.将酒精度为33°-53°的优质白酒、破碎后的杨梅核,按重量比10∶1-10∶6存放于容器中充分搅拌,封口;
c.在15℃-25℃的环境中遮光保存1个月,期间搅拌数次;
d.将杨梅核和杨梅酒的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得到成品杨梅保健酒,装瓶出售。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发明所述的杨梅黄酮保健酒的制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将深加工后得到的水杨梅种杨梅核(鲜核)破碎;
b.将酒精度为33°-53°的优质白酒、破碎后的杨梅核,按重量比10∶1-10∶6存放于容器中充分搅拌,封口;
c.在15℃-25℃的环境中遮光保存1个月,期间搅拌数次;
d.将杨梅核和杨梅酒的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得到成品杨梅保健酒,装瓶出售。
具体实施方式三:
本发明所述的杨梅黄酮保健酒的制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将深加工后得到的水杨梅种杨梅核(干核)破碎;
b.将酒精度为33°-53°的优质白酒、破碎后的杨梅核,按重量比10∶1-10∶6存放于容器中充分搅拌,封口;
c.在15℃-25℃的环境中遮光保存5个月,期间搅拌数次;
d.将杨梅核和杨梅酒的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得到成品杨梅保健酒,装瓶出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9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