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番薯加工成方便食品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194.7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8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潮;黄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伟潮;黄宝利 |
主分类号: | A23L1/217 | 分类号: | A23L1/217;A23L1/36;A23L1/4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番薯 加工 成方 食品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薯加工成方便食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将番薯加工成方便食品的制作方法较多,但大多没有固定的规程,土办法较多,主要以人为操作,质量难以控制,卫生条件差。现有申请号为97114252.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番薯的加工方法,包括将番薯去皮洗净工序及后加工工序,其后加工工序由研磨工序、过滤工序、沉淀分离工序、去水并添加马蹄粉工序、制粒工序、包装蒸煮工序构成,该发明具有产量大,所用原料来源丰富的优点,所制成的方便食品入口爽滑,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但其缺点是,工艺复杂,如要进行“过滤工序、沉淀分离工序、去水并添加马蹄粉工序、制粒工序”,制作麻烦,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其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制作方便且生产成本低的番薯加工成方便食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番薯加工成方便食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工艺:
清洗和去皮:将番薯原料进行清洗然后去皮;
煮烤:将去皮后的原料放入温度为120℃~180℃的烤锅中煮烤1.5~2.5小时;
初成型:将煮烤后的原料从烤锅中取出,放入搅研机中研成浆糊状,然后将研成浆糊状的原料从搅研机中挤出初成型;
初烘:将初成型的原料烘1.5~2.5小时,至原料烘干至含水率在20~30%之间;
成型:将含水率在20~30%之间的初烘后产品切成所需要的成品状;
烘干:将成型后的产品烘干;
包装:将烘干后的成品装入包装袋中进行包装,然后入库;
上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作为改进,在初成型时的搅研机中,可加入0.5~2%的芝麻,该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初成型时的搅研机中,可加入1~30%的马铃薯,该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再改进,在初成型时的搅研机中,可加入1~30%的芋头或别的绿色原料,该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再改进,所述包装可选择为用真空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清洗和去皮~煮烤~初成型~初烘~成型~烘干均为一条龙生产,所以工艺简单,产量高,制作十分方便,且所用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所制成的方便食品即番薯干入口脆而爽,甜度高,不加任何防腐剂,并采用真空包装,安全卫生,又能结合多种原料,口感好,风味独特,所以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番薯加工成方便食品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如下工艺:
清洗和去皮:选出优质的番薯原料后,进行清洗然后去皮;
煮烤:将去皮后的原料放入温度为120℃的烤锅中煮烤2.5小时;
初成型:将煮烤后的原料从烤锅中取出,放入搅研机中研成浆糊状,然后将研成浆糊状的原料从搅研机中挤出初成型;
初烘:将初成型的原料烘1.5小时,至原料烘干至含水率在30%之间;
成型:将含水率在30%之间的初烘后产品切成所需要的成品状;
烘干:将成型后的产品完全烘干;
包装:将烘干后的成品装入包装袋中用真空包装,然后入库。
在初成型时的搅研机中,加入0.5%的芝麻,该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当然在初成型时的搅研机中,可加入1~30%的马铃薯或芋头或别绿色原料,来改变食品的口感,当然也可以同时添加上述绿色原料,比例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而调节,上述的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番薯加工成方便食品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如下工艺:
清洗和去皮:选出优质的番薯原料后,进行清洗然后去皮;
煮烤:将去皮后的原料放入温度为150℃的烤锅中煮烤2小时;
初成型:将煮烤后的原料从烤锅中取出,放入搅研机中研成浆糊状,然后将研成浆糊状的原料从搅研机中挤出初成型;
初烘:将初成型的原料烘2小时,至原料烘干至含水率在25%之间;
成型:将含水率在25%之间的初烘后产品切成所需要的成品状;
烘干:将成型后的产品完全烘干;
包装:将烘干后的成品装入包装袋中用真空包装,然后入库。
在初成型时的搅研机中,加入1.5%的芝麻,该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伟潮;黄宝利,未经沈伟潮;黄宝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7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供应管路及纯化器的更换方法
- 下一篇:密封结构及其衬垫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