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头、插座及带有插头插座的电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3937.3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7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韩剑桦;李玖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剑桦;李玖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453;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徐金国 |
地址: | 3153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插座 带有 连接 装置 | ||
1. 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插头,其具有一插接栓,该插接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与导线相连的第一金属触点,该第一金属触点形成有一倾斜第一预定角度设置的第一接触面;
至少一插座,其具有一与所述插头的插接栓适配的插接栓孔,该插接栓孔的孔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与导线相连的第二金属触点,该第二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对应设置,并形成一具有预定弧度的第二接触面,且该插接栓孔的孔壁上还设置有一用于引导所述插接栓旋转一第二预定角度并使其上的第一金属触点与第二金属触点紧密摩擦接触的导向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末端进一步朝向该插接栓孔开口方向延伸一预定距离,形成用于回退锁定该插头的回退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定距离为1~10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装置还包括:
一弹簧,设置在该插座上;
一防护盖,与该弹簧一端弹性连接,并可沿该插接栓孔滑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盖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一刺针,而在该插头的插接栓头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与该刺针适配的刺穴。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包括
两第一电源电极,相对设置在该插头的插接栓上;
一第一接地电极,沿该插接栓旋转方向与该两第一电源电极之间的连线偏移所述第二预定角度设置在插接栓上;以及
所述第二金属触点包括
两可与该第一电源电极电连接的第二电源电极,相对设置在该插座的插接栓孔的孔壁上;
一可与该第一接地电极电连接的第二接地电极,沿该插接栓旋转方向与该两第二电源电极之间的连线偏移所述第二预定角度设置在该插接栓孔的孔壁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
一插座基体,其上设置有用于弹簧定位安装的固定装置;
一电源基座,固定在该插座基体上,且该电源基座上形成有构成所述插接栓孔的电源基座栓孔,该电源基座栓孔孔壁上设置有所述两第二电源电极;
一接地基座,固定在该电源基座上,且该接地基座上形成有接地基座栓孔,与该电源基座栓孔共同构成所述插接栓孔,该接地基座栓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地电极、导向槽和回退槽;
一外壳,与该插座基体连接并封闭所述电源基座和接地基座于其中,且该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栓孔对应的开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地电极设置在该末端的导向槽内。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地电极进一步延伸设置在该回退槽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盖外壁上形成有到至少一导向轨,在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形成有与该导向轨配合滑动的滑槽。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源电极通过设置在该电源基座栓孔的孔壁上的电源电极安装槽安装,且该第二电源电极部分延伸至所述电源基座外侧安装;该第二接地电极部分延伸至所述接地基座外侧安装。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定位安装弹簧的固定装置为突出于该插座基体内底面设置的一圆环状围板或固定柱,所述弹簧安装于该围板内或套装于该固定柱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定角度为90度。
14. 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该插头具有一插接栓,该插接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与导线相连的第一金属触点,该第一金属触点形成有一倾斜第一预定角度设置的第一接触面。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触点包括
两第一电源电极,相对设置在该插头的插接栓上;
一第一接地电极,与该两第一电源电极之间的连线偏移一第二预定角度设置在插接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剑桦;李玖,未经韩剑桦;李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39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环保酸性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汽车挡风玻璃清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