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尖晶石结构铁酸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7617.7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4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尧;韩珺圆;杨桂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H01F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尖晶石 结构 铁酸镍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铁酸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负载金属有机相的制备:
通过有机萃取剂来萃取水相中的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镍离子,制得负载三价铁的有机相前驱物及负载二价镍的有机相前驱物;
用二次蒸馏水洗涤2-3次,获得纯净的负载金属有机相前驱物;
(2)水热反萃:
按照Ni2+和Fe3+摩尔比1∶2将负载金属铁和镍的有机相混合均匀后引入高压釜中,按照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为3∶1加入蒸馏水,密封后,对溶液进行强力搅拌,水热反萃的温度在150-300℃之间反应2小时;
(3)产品处理:
将反应体系自然冷却至室温,分液,离心分离,所得产品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在50℃条件下干燥30-180分钟,得铁酸镍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酸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三价铁离子来源于硫酸铁,所述二价镍离子来源于硫酸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酸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三价铁离子来源于氯化铁,所述二价镍离子来源于氯化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酸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有机萃取剂为环烷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酸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1)中负载三价铁的有机相前驱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在磁力搅拌下,向环烷酸中加入适量体积比为1∶1的氨水进行皂化,控制溶液的pH=3,之后加入浓度为0.2mol/L的Fe3+溶液,磁力搅拌0.5小时后分出有机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酸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1)中负载二价镍的有机相前驱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在磁力搅拌下,向环烷酸中加入适量体积比为1∶1的氨水进行皂化,控制溶液的pH=8,之后加入浓度为0.2mol/L的Ni2+溶液,磁力搅拌0.5小时后分出有机相。
7.掺杂镧的铁酸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负载金属有机相的制备:
在磁力搅拌下,向环烷酸中加入适量体积比为1∶1的氨水进行皂化,控制溶液的pH=3,之后加入浓度为0.2mol/L的Fe3+溶液,磁力搅拌0.5小时后分出载铁有机相;
在磁力搅拌下,向环烷酸中加入适量体积比为1∶1的氨水进行皂化,控制溶液的pH=8,之后加入浓度为0.2mol/L的Ni2+溶液,磁力搅拌0.5小时后分出载镍有机相;
在磁力搅拌下,向环烷酸中加入适量体积比为1∶1的氨水进行皂化,控制溶液的pH=5,之后加入浓度为0.2mol/L的La3+溶液,磁力搅拌0.5小时后分出载镧有机相;
(2)水热反萃:
按照Ni2+、Fe3+和La3+摩尔比1∶1.98∶0.02将负载金属铁、镍和镧的有机相混合均匀后引入高压釜中,按照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为3∶1加入蒸馏水,密封后,对溶液进行强力搅拌,水热反萃的温度在150-300℃之间反应2小时;
(3)产品处理:
将反应体系自然冷却至室温,分液,离心分离,所得产品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在50℃条件下干燥30-180分钟,得掺镧的铁酸镍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76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