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6432.4 | 申请日: | 2007-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张鸿雁;郑文杰;张燕;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1/34;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 地址: | 300222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食品 磺胺 类药物 残留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对氨苯磺酰胺,具有芳氨基和磺酰胺基,多为两性化合物,药物具有一定酸性。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是由于磺胺类药物中能分解出对氨基苯磺酰胺,其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与组成叶酸中的对氨基苯甲酸相近,化学性质也类似。由于细菌对二者缺乏选择性,大量的对氨基苯磺胺替代了对氨基苯甲酸而被细菌吸收,干扰细菌叶酸的合成而影响其生长繁殖,从而可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阴性菌。磺胺类药物应用较广,具有一定疗效的就有几十种。在食源性动物的饲养中,磺胺类药物作为兽药被广泛用于兽医临床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这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毒性副作用,通过任何途径摄入都会在人体中蓄积,并可引起泌尿系统的损害,特别是在体内形成的乙酰化磺胺在酸性尿中溶解度很低,可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等处析出结晶,损害肾脏。磺胺类药物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内抗体的形成,造成过敏反应,表现在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有资料表明,磺胺二甲嘧啶等一些磺胺类药物在连续给药中能够诱发啮齿动物甲状腺增生,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还可导致许多细菌产生抗药性,引起耐药菌株的增加。如果这类药物不按规定或要求使用与停药,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会随着食物链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欧盟、加拿大和美国规定所有磺胺类药物在可食组织和奶中总量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而日本规定为20μg/kg,并且具有逐步严格控制的发展趋势。长期食用有这些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可能有害健康,引起慢性中毒。因此,各国政府对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使用严格规定了MRL或ADI。2002年12月我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文规定在所有食品动物的肌肉、脂肪、肝和肾中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并将其列为兽药残留监控的重点。
目前,针对磺胺类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TLC)、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液质联用(HPLC/MS)、气相色谱法(G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毛细管电泳法(HPCE)等。由于复杂的仪器设备和繁琐的前处理过程,仪器分析方法不适合现场监控和大量样本的筛选,其中ELISA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筛选方法已被使用,如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86777),该方法与仪器分析技术相比虽然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但是它采用的是单克隆抗体及二抗酶技术和间接竞争免疫检测方法,在二抗酶技术中,二抗-酶与一抗结合反应、位点交叉问题,易引起非特异性结合,导致结合偏差致使灵敏度较差,而间接竞争免疫检测方法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异、灵敏、准确、快速、方便、廉价的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检测试剂盒,由盒体、包被板以及托架构成,包被板和托架固装在盒体内,其特征在于:该托架上设置有:
(1)磺胺类药物标准溶液凹孔:其磺胺类药物标准溶液浓度为8~12mg/L,使用时用稀释液稀释至90~105μg/L后,再按1∶3稀释六个梯度;
(2)酶标记的磺胺类药物抗原工作液凹孔:其酶标记的磺胺类药物抗原工作液使用时用酶标记的磺胺类药物抗原稀释液按1∶200倍稀释;
(3)酶标记的磺胺类药物抗原稀释液凹孔:其酶标记的磺胺类药物抗原稀释液为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使用时用二次水按1∶5稀释;
(4)底物显色剂A液凹孔:其底物显色剂A液为含过氧化氢脲的醋酸钠缓冲液;
(5)底物显色剂B液凹孔:其底物显色剂B液为含3,3′,5,5′-四甲基对二氨基联苯(TMB)的二甲基亚砜溶液;
(6)终止液凹孔:其终止液为1.25mol/L H2SO4;
(7)浓缩洗涤液凹孔:其浓缩洗涤液为1%吐温的磷酸盐缓冲液。
而且,所述的包被板为96孔抗磺胺类药物多克隆抗体预包被板,并且其由微孔条组成,其制备是由含多抗的磷酸盐缓冲液(pH 9.6),包被22~26小时,加入封闭液封闭、冻干、真空包装。
而且,所述的封闭液为含牛血清白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
而且,所述的多克隆抗体是选用雌性大白兔进行五次免疫后,由兔子的耳缘静脉采集血液进行效价检测,并离心获得抗血清,使用G-Sepharose蛋白亲和层析柱对抗血清进行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64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