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100.4 | 申请日: | 200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军;张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健军 |
主分类号: | F04D13/04 | 分类号: | F04D13/04;F02B77/13;F21V27/00;F21V21/15;B60P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晓萍 |
地址: | 473000河南省南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抢险 救灾 排涝 | ||
1.一种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具有驾驶室和运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底盘上部设有封闭厢式抢险应急设备仓,仓内通过隔板将其分隔为液压动力设备室、发电设备室和电缆收放室,并在仓前部配置有远程控制照明装置,底盘下部排列布置有多个储备箱,箱内置有若干个抽水泵及配套的输水带和液压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抢险应急设备仓采用具有降噪消声的静音仓,它是在仓的两侧仓壁进风口处铰接有降噪栅格和风门,仓的后部设置有排风导流降噪格板,仓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置有排气消声装置,该装置与发电室中配置的发电机组排气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栅格和排风导流降噪格板上均粘敷有吸音材料层,其中,排风导流降噪格板为至少两层以上,一端固定在发电机组上,另一端与电缆收放室后壁上设置的排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声装置是由一个单联的消声器和至少两个以上并联的组合消声器组成,二者之间通过排气管道连通,并由此构成两级排气消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设备室内配备装有液压泵站,是由固定式液压动力泵和移动式液压动力泵组成,其中,固定式液压动力泵直接安装在液压动力设备室内,其上设有2~10个液压回路接口,各接口通过液压管线分别与多个抽水泵连接,移动式液压动力泵的底部带有滚轮,置放在液压动力设备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收放室内配备装有电动电缆滚筒、大功率输电电缆及抢险施工工具,电动电缆滚筒是由滚筒、滚筒固定支架、减速机构和动力部分组成,其中,在滚筒的中空部位设置有油浸式马达及减速机构,马达动力轴的伸出端分别安装在滚筒固定支架上,滚筒外部的两端设置有电缆挡板,其中一侧的挡板上装有电缆电源插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是由照明灯、灯架、灯杆以及照明灯的升降、转向、翻转控制机构组成,灯杆采用内外杆套装式结构,其上设有灯杆升降控制机构和照明灯转向控制机构,照明灯安装在灯架上,灯架与灯杆之间采用球铰活动连接,并设有照明灯翻转控制机构,可使照明灯翻转调整照明方向或扣置隐藏在车厢顶部的凹槽中,照明灯的升降、转向、翻转均采用变速电机或电动缸驱动,并采用有线操作或通过遥控器进行远程无线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升降控制机构由变速电机、减速器、丝杠和丝母组成,其中,丝杠设置在灯杆的内杆中,并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丝母与灯杆内杆连接并与丝杠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抢险救灾排涝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转向控制机构是由变速电机、蜗杆、蜗轮组成,其中,蜗轮通过定位套套装在灯杆的内杆上,蜗杆和变速电机安装在与灯杆固装连接的定位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健军,未经孙健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1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阵列的化学成像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接制备多微孔涤纶短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