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枣枸杞茶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418.0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京豫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A23L2/38;A23L1/28;A23L1/212;A23F3/30;A61K36/725;A61P3/02;A61P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771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枣 枸杞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对枸杞和大枣进行深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对枸杞和大枣进行深加工过程中提取大枣和枸杞活性成份而制成的能够食用并具有保健功能的大枣枸杞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大枣、枸杞自古以来为药食兼用之物品,二者均富含人体所需要的活性成份,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枸杞主含枸杞多糖、胡萝卜素、抗环血酸、甜菜碱、微量原素及多种氨基酸,具滋肾、生精、益气、助阳、祛风、提高白细胞介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大枣主含异喹啉生物碱、枣碱、枣宁碱、环肽类生物碱、大枣苷、多糖及钙、磷、铁等成分,具强心、健体、护肝、抗癌,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等功能;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含物,具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胆固醇、抗动脉硬化、抗突变、抗癌、抗衰老等功能,又有抗氧、抑菌、防腐的作用。
目前,用大枣枸杞深加工技术制成饮料、酒茶剂等文献报导较多,大都以磨碎、提汁或发酵等通用技术为主,对原料中的树胶等大分子物质未加精制除去,工艺中的滤过操作烦琐复杂,果汁难以澄清,易发生沉淀等质量问题,且贮存期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仅保留了大枣、杞果与茶的风味,提取精制后活性成分不被破坏,而且解决了易发生沉淀等质量问题,同时又延长了贮存时间的大枣枸杞茶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枣枸杞茶,通过下列各原料配制而成:枸杞1-2份,大枣3-5份,茶多酚0.01-0.04份,β-环糊精0.05-0.5份。
在上述原料中还加入蔗糖5-8份,枸椽酸0.1份,苯甲酸钠0.03份。
一种大枣枸杞茶的生产工艺,
第一步:将大枣3-5份破碎,加入枸杞1-2份后,一起置于提取罐中,加入大枣和枸杞重量6倍的75%的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提取,
第二步:对提取液进行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回流浸膏,对滤渣加入滤渣重量8倍的水进行煎煮,煎煮后进行过滤,滤液浓缩成水煎煮清膏,将浓缩成的水煎煮清膏加入乙醇至含乙醇量至75%,静置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水煎煮浸膏,
第三步:将茶多酚0.01-0.04份用β-环糊精0.05-0.5份包合形成包合物,包合物与上述两种回流浸膏和水煎煮浸膏混合均匀,成为固体大枣枸杞茶。
在步骤3中,在包合物与上述回流浸膏和水煎煮浸膏混合均匀时,加入蔗糖5-8份,枸椽酸0.1份,苯甲酸钠0.03份,成为含糖固体大枣枸杞茶。
在步骤3中,在包合物与上述两种回流浸膏和水煎煮浸膏混合均匀时,加入包合物、回流浸膏和水煎煮浸膏总重量30-70倍的纯净水,成为液体大枣枸杞茶。
在步骤3中,在包合物与上述两种回流浸膏和水煎煮浸膏混合均匀时,在加入蔗糖5-8份,枸椽酸0.1份,苯甲酸钠0.03份的同时,还加入包合物、回流浸膏和水煎煮浸膏总重量30-70倍的纯净水,成为含糖液体大枣枸杞茶。
本发明采用大枣、杞果为原料,经乙醇回流提取,水煎提取,醇沉精制,加入茶多酚,β-环糊精包合,调配生产出来的大枣杞果茶,可加辅料用纯化水调配制成液体茶饮料,也可采用制粒的方法,不加纯化水调配制成固体茶饮料。本发明富含大枣、杞果活性成分及茶多酚,具有滋肾、生精、助阳、益气、益血脂、护肝、抗动脉硬化、抗癌、抗突变、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适用于各种人群,长期饮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保持健康的身体。
本发明具有茶香、枣香之味,稍带杞果固有的略酸味,口感独特,液体茶饮料外观呈橙黄色液体,固体茶饮料呈浅褐色颗粒,酸甜适口,适合各种人群服用。本发明以大枣、枸杞为原料,经科学提取精制后加茶多酚调配而成的大枣枸杞茶,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茶饮料,其发明工艺简捷、节时节能、新颖实用。本发明液体茶饮料外观为橙黄色液体,固体茶饮料外观为浅褐色颗粒,主含:茶多酚、枸杞多糖、大枣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口感独特、具茶香、枣香及枸杞固有的略酸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京豫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京豫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聚碳酸酯树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氨法脱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