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53027.7 | 申请日: | 200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鲍坚仁;应华兵;张建宝;曾灵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灿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3/10 | 分类号: | H05B33/10;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必武 |
| 地址: | 430223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倒装 发光二极管 芯片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特别是用于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制造。
背景技术
倒装焊发光二极管(LED)芯片通常是指一个LED芯片(例如氮化镓GaN LED)和一个基片(例如Si芯片)结合在一起。倒装焊芯片能够较好地解决LED芯片中两个问题:散热和抗静电,原因在于基片的导热性良好,可以有助于LED芯片的散热,同时基片上制造有抗静电的保护二极管,可以用于提高LED芯片的抗静电能力,从而提高了LED芯片的可靠性。
倒装焊芯片主要用于大功率(功率大于等于1瓦)LED的制造,原因在于大功率LED芯片对于散热和抗静电的要求更高。已经有了不少技术用于制造倒装焊LED芯片,但是现有的倒装焊LED芯片普遍存在着工艺复杂,良率较低,LED芯片和基片结合并不牢靠等问题,并且需要使用复杂而昂贵的倒装焊设备,由于这些原因,倒装焊LED芯片的技术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领域。
本发明简化了倒装焊LED芯片的制造工艺,提高了芯片的可靠性,从而提升良率,而且无需使用复杂的设备,因此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有望应用于LED芯片特别是大功率LED芯片的大规模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用简单的制造技术,将基片(称为芯片A)和LED芯片(称为芯片B)两者准确且可靠地焊牢,同时具有提高发光效果和散热效果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根据LED芯片工艺制作好LED芯片B,在芯片B的嵌合面蒸镀有良好的金属反光层,既可以让电流更为均匀,又可以让光从LED芯片的背面射出;
2)根据芯片B,制造大小合适的芯片A,在芯片A上通过光刻或电镀或蒸发工艺制作出金属“凸点”和金属“围墙”,然后把LED芯片B放入芯片A的“围墙”内,通过加压和加热,把芯片B和芯片A可靠地结合在一起。
如上所述的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围墙”和“凸点”的材料为锌、铬、镍、金、银、铜、铝或锡,或者它们的合金。
如上所述的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围墙”和“凸点”是多层金属构成。多层金属结构有助于制造所需的“围墙”和“凸点”结构,例如它们的高度和表层金属的熔点,这便于调整芯片A和B倒装焊在一起所需的工艺参数。
如上所述的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围墙”的高度比“凸点”的高度更高,“凸点”的高度为2~40微米,“围墙”的高度为5~100微米。“围墙”比“凸点”更高的高度保证了芯片B能够放入芯片A的“围墙”内,调整“凸点”的高度是为了调整芯片A和B倒装焊在一起所需的工艺参数。
如上所述的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芯片B(LED芯片)的尺寸为200微米到2英寸,形状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六边形或圆形。
如上所述的倒装焊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芯片A和芯片B两个结合在一起的压强范围为10~1000大气压,温度为150~500℃。调整压强范围和温度是为了芯片A和B牢靠地焊在一起,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由于金属的导热性很好,围墙由金属制造,这有利于芯片的散热,另外由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光反射性,所以金属“围墙”还有聚光作用。通过简单的“围墙”设置,方便地解决倒装焊芯片中A、B两个晶片的对位问题,并且这种对位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来实现,必要时可以进行简单的人工操作来完成。这样制造的倒装焊芯片可靠而且便宜,成本至少可以降低2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芯片B刻蚀后镀上P电极反射金属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芯片B镀上N电极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芯片B淀积上钝化保护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芯片A掺杂扩散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芯片A电镀前“围墙”和“凸点”金属剖面示意图;
图6是芯片A“围墙”和“凸点”电镀后金属加厚剖面示意图;
图7是芯片A和芯片B对准后,加压粘合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GaN LED芯片;2、P电极反射金属;3、N电极;4、钝化层;5、硅基板;6、硅表面氧化;7、掺杂扩散;8、电镀前“凸点”处的金属;9、SiO2;10、电镀前“围墙”;11、电镀后“凸点”;12、电镀后“围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灿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灿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