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的硫普罗宁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2920.8 | 申请日: | 2007-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方春梅;耿海明;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1/197 | 分类号: | A61K31/197;A61K9/08;A61K47/18;A61K47/20;A61P1/1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辉 |
| 地址: | 43003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普罗 注射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稳定的硫普罗宁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普罗宁(英文名Tiopronin,化学名:N-(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为一种代谢改善解毒剂,其分子式:C5H9NO3S,分子量:163.20,结构式如下:
它能激活代谢酶,改善蛋白质代谢,促进肝功能修复,其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病。20世纪90年代,我国成功开发出硫普罗宁原料药,之后陆续有硫普罗宁的多种制剂上市,包括片剂、胶囊剂、水针及冻干粉针等,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肝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硫普罗宁在水中不稳定,其不稳定性主要是因为分子中的巯基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硫物。因此,阻止硫普罗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是解决其水溶液稳定性的关键措施。在处方中加入抗氧剂以及在安瓿中充入惰性气体是常用的阻止药物发生氧化反应的方法。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常用的水溶性抗氧化剂有亚硫酸盐类、氨基酸类、酚类等,对于同一药物来说,不同的抗氧化剂可能产生的抗氧效果不一样,因此,应对不同的抗氧化剂及其浓度进行筛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现有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内外关于硫普罗宁注射液的制备难题,提供了一种稳定的硫普罗宁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使硫普罗宁注射液在配制过程中产生的有关物质的量更低,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有效剂量的硫普罗宁、注射用水和氨基酸抗氧剂,其中氨基酸抗氧剂的质量浓度为0.1~0.64%。
所述的氨基酸抗氧剂为L-赖氨酸、L-半胱氨酸、半胱氨酸盐酸盐、L-亮氨酸或L-精氨酸。
其中所述的注射液中含有螯合剂,所述的螯合剂为依地酸钙钠。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取新鲜的注射用水,按处方量加入螯合剂和抗氧剂,搅拌使溶解;称取硫普罗宁,投入到上述辅料溶液中,搅拌使硫普罗宁全溶,加酸碱调节剂调pH至标准规定,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测中间体含量和pH值;pH值合格后进行过滤;检查澄明度合格后将药液灌封于经过处理的安瓿中,充入氮气保护后封口,流通蒸汽100℃下灭菌30分钟即可。
本发明的注射液具有稳定性高的优点,在储存、运输期间和使用期间均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较目前的冻干粉针在静脉给药时的稳定性更好。
同时,硫普罗宁注射液中加入氨基酸,特别是L-精氨酸,对硫普罗宁治疗肝病有协同作用.因此,在这方面,氨基酸要优于其他抗氧剂.
本发明的有效效果可通过实验例来说明。
一、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组方注射液
硫普罗宁 500g
依地酸钙钠 0.2g
焦亚硫酸钠 20.0g
注射用水至 10000ml
共制成注射液 5000瓶
制备工艺:
药液的配制:
称取约5000ml的新鲜注射用水,称取依地酸钙钠、焦亚硫酸钠,搅拌使溶解,称取硫普罗宁,投入到上述辅料溶液中,搅拌使硫普罗宁全溶。加酸碱调节剂调pH至标准规定,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测中间体含量、pH值;合格后粗滤、精滤;检查澄明度合格后,将药液灌封于经过处理的安瓿中,充入氮气保护后封口;流通蒸汽100℃下灭菌30分钟即可。
实施例2本发明组方注射液
硫普罗宁 500g
依地酸钙钠 0.2g
盐酸半胱氨酸 20.0g
注射用水至 10000ml
共制成注射液 5000瓶
制备工艺:
药液的配制:
称取约5000ml的新鲜注射用水,称取依地酸钙钠、盐酸半胱氨酸,搅拌使溶解,称取硫普罗宁,投入到上述辅料溶液中,搅拌使硫普罗宁全溶。加酸碱调节剂调pH至标准规定,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测中间体含量、pH值;合格后粗滤、精滤;检查澄明度合格后,将药液灌封于经过处理的安瓿中,充入氮气保护后封口;流通蒸汽100℃下灭菌30分钟即可。
实施例3本发明组方注射液
硫普罗宁 500g
依地酸钙钠 0.2g
L-赖氨酸 20.0g
注射用水至 10000ml
共制成注射液 5000瓶
制备工艺:
药液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2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