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营养米茶的生产方法及产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1530.9 申请日: 2007-02-12
公开(公告)号: CN101103755A 公开(公告)日: 2008-01-16
发明(设计)人: 熊善柏;赵思明;刘敬科;沈硕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A23L1/29;A23L1/105;A23L1/186;A61K36/899;A61P3/02;A61P1/14;A61P29/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0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方便 营养 生产 方法 产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方便食品特别是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稻米为主要原料的固体米茶饮品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的产品。

背景技术

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除作为主食外,目前还开发了米露、米乳、糙米饮料以及米茶等米饮品。传统的米茶是以稻米为原料,经过炒制、水洗、煮制等过程制成的即食型米制食品,不仅可以作为主食食用,而且还可以作为饮品饮用。其汤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略涩,具有解渴的作用。但汤汁中的糊化淀粉在存放过程易因老化而产生沉淀,难以吸收消化;汤色容易变暗影响感官品质,由于水分多而易滋生微生物,引起变质。因此将其开发为固体饮料制品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糙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但它们多与淀粉以结合态形式存在。糙米中的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不利于人体对许多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稻米经过发芽、发酵处理后可以使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成分从淀粉中游离出来,并激活质酸酶,降低植酸的含量,使营养成分易于吸收消化,产生的醇、酸等物质还可以改善制品的风味(刘小翠等,生米发酵食品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06,54(10):616-619);糙米在发芽的过程还会产生γ-氨基丁酸、六磷酸肌醇等功能成分,具有改善肝肾功能、缓解动脉硬化、减少中性脂肪、防止肥胖等功效(康彬彬等,发芽糙米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中国食物与营养学,2005,11:21-22),因此在米茶的生产过程中将原料进行发芽或发酵处理,可以增加米茶的营养和改善米茶的风味。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279905A公布的一种薏米米茶为袋泡茶,该专利申请以壳薏米为主原料,附以决明子、陈皮、白茅根等中药成分,通过炒制、复配、采用袋泡茶包装袋包装而成;但是该专利申请的原料薏米的价格较高,且饮品的口感不柔和。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申请号CN1260959A公布的一种玄米茶为袋装茶,以糙米和茶叶为原料,将玄米高压蒸煮,干燥、焙炒在和茶叶粉复配包装而成,但是该专利申请是生产一种可以将茶叶食用的产品,而非茶饮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发芽或发酵稻米与中药材复配生产方便营养米茶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生产的方便营养米茶。其中的米茶最好是制作成袋泡米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方便营养米茶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原料淘洗、焙炒、破碎和过筛,所述的原料是大米或糙米或碎米,先将原料加水使其发芽或发酵,凉除表面水分,在150~250℃焙炒所述原料至金黄色并有典型的米香味,粉碎该物料,过10~80目分析筛,得到米粉料,备用;将莲子芯、甘草或金银花分别焙炒至含水量低于8%,过10~80目分析筛,备用;按重量份将40~60份米粉料、0~2.0份莲子芯、0~2.0份干草、0~2.0份金银花或/和0~0.10份炒米香精(商业购买)混匀,定量包装,得到方便米茶。

在本发明中,原料发芽的步骤是按糙米与水的体积比为1∶1~10向糙米原料加水,然后在10~40℃下浸钟催芽5~60h(优选浸种催芽时间为10~48h)。控制芽长为0.5~3.0mm(控制发芽率达到75%),得到发芽糙米原料。

原料发酵步骤包括按稻米或糙米或碎米体积比1∶1~10向原料加水,然后在15~35℃下浸泡自然发酵4~40h(优选自然发酵时间为10~30h),得到发酵原料。

一种利用上述方法生产的方便营养米茶,按重量份的组分如下:

米粉料            40~60份;

含水量低于8%的下列副料

莲子芯            0~2.0份;

干草              0~2.0份;

金银花            0~2.0份或/和

炒米香精          0~0.10份;

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即为方便米茶。

本发明产品特色:包装轻盈,便于携带;冲饮方便,用开水即可冲饮;冲泡后饮品色泽明亮,金黄色;有浓郁的炒米香气,无杂味、异味;含较多的天然营养成分,具有解暑止渴,清热去火的功效。

本发明与现有的米茶饮品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

1一般的米茶饮料多以大米为主要原料,本发明除用大米为原料,还可以用碎米、糙米等稻米加工中的副产品,因此产品营养物质丰富,生产成本低。

2以前米茶加工未经过发芽或发酵处理,本发明开发产品的原料经发酵或发芽处理,使产品的营养更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风味更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1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