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式减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1470.0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祥市东风捷祥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4 | 分类号: | F16F9/04;F16F9/54;F16F9/43;F16F9/36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31900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上的气囊式减振器。
背景技术
减振器在各种各样的汽车上都能看到,其减振器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舒适性,目前,大多数高档汽车上所使用的减振器均是气囊式减振器,而目前的气囊式减振器普遍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之处,其一是不能很好适应不同路面的需求,其二是采用的是油气混合式,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减振器在工作时,其连杆与导向座和油封,活塞与工作缸之间的摩擦作用,使减振器内的油温不断升高,减振器内的气体与减振器油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减振器油就会产生乳化现象,将严重影响减振器的减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应性强,舒适性好,且油气完全分离的气囊式减振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气囊式减振器,包括减振器主体、气囊和连接装置,所述气囊通过连接装置套置在减振器主体外侧。
所述连接装置由支座和连接板构成,支座紧密套置在减振器主体上,连接板紧密套置在减振器主体上端部的活塞杆上,气囊的两端分别紧密套置在连接板和支座上,支座上开设有气孔,将气囊与外界连通。
所述气孔的外开口处设置有气嘴。
所述套置在支座上气囊的一端还设置有紧固套。
所述套置在连接板上气囊的一端还设置有紧固套。
所述连接板与减振器主体上端部的活塞杆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座。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路面的需要,舒适性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仅是在原有减振器主体的外侧再套置一气囊即可,这样就完全做到了油气分离,也就完全避免了减振器油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发生反应,而出现的乳化现象,有利的保证了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为了增加气囊的气密性,在气囊的两端均设置有紧固套,并在连接板与减振器主体的活塞杆上还设置密封座,为了便于以后减振器在维护和维修时,维修人员能十分方便地向气囊内充气和补气,而不需要再返回厂家进行充气和补气工作,在支座的气孔处还设置有气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气囊式减振器,包括减振器主体1、气囊2和用于将气囊2套置在减振器主体1外侧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主要由支座3和连接板4构成,支座3紧密套置在减振器主体1上,为了增加支座3与减振器主体1间的气密性,在支座3与减振器主体1间设置有密封圈5,连接板4紧密套置在减振器主体1上端部的活塞杆上6,同样,为了增加连接板4与活塞杆6间的气密性,在连接板4与活塞杆6间设置有密封座7,并在密封座7与活塞杆6之间和密封座7与连接板4之间均还设置有密封圈8,气囊2的两端分别紧密套置在连接板4和支座3上,并在气囊2的两端也设置有紧固套9、10,在支座3上开设有气孔11,该气孔11将气囊2与外界连通,用于通过该气孔11向气囊2内充气,为了便于以后气囊2维修和向气囊2内充气和补充气体,还可以在该气孔11的外开口处设置气嘴12,若将本发明与汽车上的中央控制器配合使用,可以实现使汽车在不同路面上自行升降,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祥市东风捷祥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未经钟祥市东风捷祥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1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