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红外光生伏特效应的“光敏染料/硅”双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8818.0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训;郝纪祥;张盛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埃福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56 | 分类号: | H01L31/0256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4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外光 伏特 效应 光敏 染料 双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电效应的半导体材料,特别是将光敏染料化学键合在半导体硅的表面而制成的光敏染料/硅双层结构,它是具有红外光生伏特效应的半导体材料。
背景技术
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各种光电器件,早已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有该类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光谱响应范围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通过蒸镀、表面涂层等物理方法将染料固定在半导体表面「-3」。如,Forrest等人已经提出用真空沉积的方法将光敏染料沉积在单晶硅表面,染料和半导体界面存在有接触垒「2,5」,研究了这种接触垒二极管的输运特征,并指出这种器件可能有广泛用途。将光敏染料通过化学键合于半导体表面是一种全新的方法和途径。如,1984年Pimentel等人首先提出了通过共价键将吸光染料固定在半导体表面的设想「4」,他认为,用表面键合有吸光染料的半导体材料作为光电化学电池的电极,有可能“催化在液相中的最基本的电子转移反应,防止电极的化学腐蚀,避免逆反应的发生,以及使有效光谱范围与太阳光谱相匹配”。有关通过光敏染料/硅双层结构将红外线转换为电能的技术至今未见报导。
参考文献
「1」Borsenberger,P.M.,US Patent,4711831,1987-12-08.
「2」Forrest,S.R.et al.,Appl.Phys Lett.,1982,41(1);90-93.
「3」Spitler,M T.et al.,Langmuir,1988,4(4):861-867.
「4」Pimentel,C.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1984,62:8-15.
「5」Fornest,S.R.et al.,J Appl.Phys.,1984,56(2):543-55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红外光生伏特效应的“光敏染料/硅”双层结构,使半导体材料领域增添一类新的具有红外光生伏特效应的新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红外光生伏特效应的“光敏染料/硅”双层结构,其特征是,其结构式为:
分别代表:
其中R1为H CH3 C2H5 CH3O C2H5O Cl Br I (CH3)2N HO
其中R2,R3为H CH3 C2H5 C3H7 C6H5
其中R4,R5为H CH3 C2H5 C6H5 CH3O C2H5O Cl BrI (CH3)2N HO
其中R6,R7为H CH3O C2H5O
其中R8为H CH3O C2H5O Cl HO
其中R9为H CH3 C2H5 C6H5 Cl CH3O C2H5O HO
其中R10为H CH3 C2H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埃福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埃福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8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