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捻式捻线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8501.7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利;梁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00 | 分类号: | D01H1/00;D01H7/00;D01H13/10;D02G3/22;D02G3/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4400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捻式 捻线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捻线工艺,尤其是一种直接并合式捻线工艺,适用于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等的捻线。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加捻是指二股或更多股纱的加捻,加捻过程(粗纱,细纱,捻线)一般是:握持点(输入须条的前罗拉)→加捻点(锭翼,锭子,钢丝圈)→卷绕点(卷装为第二握持点)。目前,加捻的范围则包括了多种纱线加工和整理工艺。当然,所有工艺都要加入“捻度”。最常见的加捻工艺是:单纱加捻、股纱加捻、包覆、结构加捻以及它们的组合。
单纱加捻:这种工艺中,捻度加在单纱上。通常用于连续长丝纱,通过加捻将单根长丝绑在一起,以方便下道工序。单纱一般采用捻线机、环锭捻或倍捻机加捻。股纱加捻:更确切地说是一起加捻-需要二股或更多股纱。在这种工艺中,原料纱和加捻纱都被加上了捻度。通过加捻,可以增强纱线某一方面的特性。例如,消除纺纱的捻度使纱线更蓬松或者是将不同颜色的纱捻在一起成为杂色纱。另外,单纱加捻也可以使用无气圈加捻或者三捻机。使用倍捻机或三捻机时,都喂入并纱筒子或单纱筒子。
包覆加捻:一根包覆纱缠绕在一根芯纱上将不同纱线的特性结合在一起。例如用羊毛纱将弹性纤维芯纱包覆。
结构加捻:结构加捻要形成不规则对称的纱线。在结构加捻中,需要最少三股原料纱。基纱决定最终纱线的长度。一根效果纱被高速喂入到基纱上,以形成结构(圈圈、毛虫、结子等等)。一根加固纱则保护基纱和效果纱形成的效果。基纱和效果纱采用二种不同的喂入方式,而空心锭子则作为加固纱的载体。一个加捻钩通过制造假捻来稳定地形成结构。
以上加捻方式中,股纱加捻由于多一个初捻工序,因此工作效率低;包覆加捻产品适用范围窄,并属于季节性生产,限制比较大;结构加捻因用于形成圈圈、毛虫、结子等花式纱线,局限性更大,产品更为单一。
还有一种处于研究阶段的加捻方式为编辫式加捻:一般有二股原料纱。加捻后,加捻纱上有捻度而单纱没有捻度。这种工艺使每一根长丝纤维与加捻轴线平行。与其他几种加捻方式相比,编辫式加捻更为经济,因为在其他加捻方式中,初捻加入单纱捻度后再复捻则要消去这些捻度。所以在不希望有捻度或不在乎捻度缺失的情况下,在直捻机上进行编辫式加捻产量更高。
编辫式加捻又称为直接加捻即直捻,与其他几种加捻方式相比属于高性能加捻。高性能加捻指的是速度、质量、经济性、适应性、原料以及操作方便等各方面的性能,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趋势,而是加捻系统发展所切实面临的挑战。
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将直捻式工艺工业化,仅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而用于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等细旦丝的适于工业化应用的直捻工艺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直接并合加捻的直捻式捻线工艺,尤其是适用于绣花线、锦纶、涤纶、人造丝、缝纫线等细旦丝的直接式加捻。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直捻式加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在捻线机上,
第一纱筒纱线直接上行;
第二纱筒纱线随锭子转动围绕第一纱筒旋转;
旋转顶尖处两股并合加捻;
卷绕成型获得包芯纱成品。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为:
A、第一纱筒装入纱罐,第一纱线从纱罐上方拉出,并由张力器控制张力;
B、第二纱筒安置于第一纱筒下端的纱架上,第二纱线经导丝机构进入空心锭,在之前用张力器控制张力,然后从空心锭上的加捻盘穿出,随空心锭的转动被甩出空心锭,上端与第一纱线缠绕以气圈形式围绕纱罐旋转;
C、第一和第二纱线在气圈顶尖处两股合为一股,然后进入合股导丝器;最后经罗拉牵引、筒纱成型机构获得包芯纱成品。
两根纱线合股时,两根纱线的张力相等,以形成没有剩余扭矩、长度相等的平衡包芯纱。
第一纱线和气圈状态第二纱线的张力随锭速的变化相应地增加或减少。
本发明在捻线机上每锭位设置有上下至少两层锭子组件及第一纱筒和前后至少两排第二纱筒,在一个锭位上进行多层作业。
本发明纱线行走路线为:
第一纱线:纱筒、第一张力器、合股导丝器;
第二纱线:纱筒、导丝机构、第二张力器、导丝器、锭子中孔、锭子嵌芯转向、加捻盘、合股导丝器;
合股后:罗拉牵引、筒纱成型机构,包括横动丝杆、摩擦筒、收卷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8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