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46704.2 | 申请日: | 200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夏保佳;娄豫皖;张建;徐乃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10/28 | 分类号: | H01M10/28;H01M10/30;H01M4/32;H01M4/36;H01M4/52;H01M4/62;H01M4/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镍氢电池 贮存 性能 方法 | ||
1.一种提高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影响电池初始容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正极网络的稳定性,以改善镍氢电池的贮存性能;所述的提高正极网络的稳定性则是通过①减少正极组成中导电剂CoO的含量和取而代之添加其他导电剂,②添加钙类添加剂,③调整活性物质的组成,从而构筑成调整后的正极组成,予以实施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后的正极组成为:
①活性物质为添加Zn、Cd和Co中一种或几种的氢氧化亚镍和/或为包覆Co的氢氧化亚镍;添加的Zn、Cd或C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6%,包覆C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0%;
②导电剂为CoO、金属单质Co、Co(OH)2和/或CoO,其中CoO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金属单质Co或Co(OH)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9wt%;
③钙类添加剂为Ca(OH)2或Ca(OH)2和CaF2、CaCO3、CaCl2中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类的钙添加剂,质量百分含量为0.5-10%;
④粘合剂为羟甲基纤维素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四氟乙烯和丁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0.1-5%;
以上所述的质量百分含量均以氢氧化亚镍为基准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的骨架采用发泡镍、切拉网、镀镍钢带或编制网。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泡镍的面密度为300-500g/m2。
5.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骨架为发泡镍,调整后的正极组成是:
①活性物质为覆Co和添加锌的氢氧化亚镍;
②导电剂为质量百分含量为4%的单质金属Co;
③钙的添加物是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Ca(OH)2;
④粘合剂是质量百分含量为0.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质量百分含量为0.8%的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质量百分含量是以氢氧化亚镍为基准的。
6.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正极骨架为发泡镍,调整后的正极组成是:
①活性物质为添加Zn的氢氧化亚镍;
②导电剂质量百分含量为4%的单质金属Co;
③钙的添加物是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Ca(OH)2;
④粘合剂是质量百分含量为0.4%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质量百分含量为0.8%的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质量百分含量是以氢氧化亚镍为基准的。
7.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正极骨架采用发泡镍,调整后的正极组成是:
①活性物质为覆Co和添加锌的氢氧化亚镍;
②导电剂是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单质金属Co和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CoO;
③ 钙的添加物是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Ca(OH)2和质量百分含量为0.5%的CaF2;
④粘合剂是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0.4%和0.8%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质量百分含量是以氢氧化亚镍为基准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7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