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牛奶的方法及制得的牛奶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6424.1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本恒;王荫榆;龚广予;苏米亚;孟令洁;张云;杭锋;张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3/00 | 分类号: | A23C3/00;A23C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 琦 |
地址: | 2011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牛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得到保全的生产牛奶的方法及其制得的营养保全牛奶。
背景技术
牛奶营养价值丰富,被营养学家称之为“接近完善食品”,但由于原料奶,即生鲜牛奶是从健康牛体正常乳房挤下的天然的乳腺分泌物,其中含有较高的微生物以及上皮细胞等细胞类物质,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所以为安全起见,牛奶都要经过杀菌处理。
传统的牛奶生产方法一般包括标准化、杀菌、均质、脱气等主要工艺,这些工艺都涉及牛奶的热处理,影响牛奶中生理活性物质的活性及牛奶的营养和口感。特别是加热杀菌,如巴氏杀菌(表1)、超高温杀菌(134~137℃,保持2-5s)的处理方式。巴氏杀菌奶的保质期通常较短,受到奶源、季节、运输、储存等条件限制。而增加热处理强度可使牛奶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特别是造成IgG等免疫活性物质部分失活。且这些方法均造成牛奶中的部分乳糖在高温下焦化,且留下大量的细菌残体及由其引起的毒素,还释放了许多耐热性较强的酶,在杀菌后仍会残留酶活性而分解乳成分,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风味影响产品的口感。因此,寻求有效去除微生物和体细胞的方法,对改善产品风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亦可有效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表1 巴氏杀菌
*如果脂肪含量超过10%、或添加了糖、或者浓缩奶,杀菌温度要增加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牛奶的方法,该方法所有的加工过程中牛奶受热温度都不超过55℃,所生产的牛奶具有巴氏杀菌一样效果的卫生指标,其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几乎不受破坏,并且具有牛奶的新鲜口感。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牛奶,该牛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极具受消费者欢迎的潜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油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储粮害虫的植物农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