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入式双面柔性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6237.3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周洪波;孙晓娜;姚源;赵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B5/04;B81C1/00;B81C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入 双面 柔性 阵列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式双面柔性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可应用于神经康复、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工程系统是目前一个非常活跃且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比如脑-机接口,神经假体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神经工程系统中,最基本关键的部分是神经-电子接口,即电极,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神经活动转换为电信号被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研究,一种是利用电信号激励或抑制神经活动以实现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电极的性能直接影响神经电刺激和神经信号记录的质量。
有限损伤情况下高密度电极是目前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是进行高选择性电刺激或记录的保证。为了增加电极的高密度,目前一般通过利用MEMS工艺加工制作高密度的微电极阵列来实现。所用的基底材料一般有刚性和柔性两大类,刚性的材料主要有硅;柔性的材料主要是聚酰亚胺、聚对二甲苯等聚合物材料。为了保证记录或刺激电极与神经束的良好接触,以及减小电极对生物组织的损伤,越来越多的微电极采用聚合物作为基底材料来制作。
双面电极能在同样的损伤情况下,提高电极的密度,实现高密度电极。基于聚合物基底双面电极制作的难点在于在MEMS工艺中,聚合物材料需要在基片上加工。这就导致了背面电极制作的复杂性。目前来说,基于聚合物基底的双面电极鲜有报道:唯一的报道[Stieglitz T.“Flexible biomedicalmicrodevices with double-sided electrode arrangements for neuralapplications”[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01,90(3):203-211.],使用非光敏的聚酰亚胺采用预先掩埋A1掩膜的方法采用多步反应离子刻蚀制作柔性双面电极。当正面电极制作完成后,从基底上“小心地”揭下薄膜电极,反转贴附。然而,此“揭下”和“贴附”的非标准MEMS工艺步骤难以保证薄膜的完整性和平坦性,进而制约着器件的成品率。本发明设想提供一种植入式双面柔性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克服了上述工艺的缺点,既简化了工艺流程,又可提高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式双面柔性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柔性聚合物作为结构材料和加工双面电极结构,在有限损伤的情况下,提高神经电刺激和信号记录的空间分辨率。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首先在硅基片上制作牺牲层,然后其上制作一层聚合物绝缘层,并通过甩涂光刻胶、光刻、溅射、Lift-off(剥离)工艺制作金属层、聚合物图形化来制作正面电极;通过玻璃基片上制作图形化聚合物键合层,以热压方式将其与硅基片电极面局部键合,腐蚀牺牲层实现电极反转;最后甩涂光刻胶、光刻、溅射、剥离工艺制作金属层、聚合物图形化来制作反面电极,并通过光刻形成的聚合物凹槽结构释放双面电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入式双面柔性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牺牲层通过氧化硅片形成二氧化硅膜,然后再蒸发铝膜或溅射铬、钛膜形成,其厚度在10nm~2μm之间;所述绝缘层通过旋涂聚酰亚胺或沉积聚对二甲苯制作,其厚度在100nm~100μm之间;所述正面和反面电极通过光刻和剥离(Lift-off)工艺制作;所述聚合物键合层通过光刻工艺在玻璃基片上形成,其厚度在100nm~100μm之间,并通过热压键合硅基片电极面与玻璃基片聚合物面完成键合;热压键合施加的强压为104-105Pa,温度为340-360℃时间为0.5-1.5小时。所述电极面反转是通过酸腐蚀或电化学腐蚀去除牺牲层来实现的;所述双面电极的释放通过光刻制作凹槽结构定义电极轮廓,并沿凹槽撕裂完成,凹槽宽度在2μm~100μm之间。
本发明与目前常用的聚合物单面电极相比,能够在有限损伤的情况下,提高神经电刺激和信号记录的空间分辨率一倍。另外,本发明使用的制备方法是与传统的微机电(MEMS)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光刻、溅射、Lift-off及牺牲层释放)相兼容,可标准化大批量生产,能够制作微小精密的电极,且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批量生产。所制作的植入式双面柔性电极可以在同样损伤的情况下,提供比单面电极高一倍的刺激或记录分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硅基片上蒸发铝膜制作牺牲层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硅基片上制作正面电极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