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低屈服点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46076.8 | 申请日: | 2007-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自成;施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2C33/04;C21C7/00;C21D8/02;C21D1/28;C21C7/064;B22D1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服点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极低屈服点钢板,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大型钢结构抗震阻尼器的极低屈服点钢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碳素结构钢是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造船、桥梁结构、压力容器、建筑结构、汽车工业、铁路运输及机械制造。碳素结构钢的性能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及制造工艺,其中强度、韧性、延伸率和焊接性是碳素结构钢最重要的性能,它最终决定于成品钢材的显微组织和钢板化学成分。随着钢结构大型化、超高度化及结构设计复杂化,对钢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从降低钢结构主承梁钢板的屈强比(YR≤0.80)已不能满足大型钢结构抵抗8级及以上的强烈地震,因此在钢结构主承梁之间使用抗震阻尼器势在必行。通过抗震阻尼器优良的室温塑性形变能力,可吸收大部分地震波能量,确保钢结构主承梁在强烈地震状态下不至于坍塌,最大程度减少强烈地震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
日本作为多地震国家,最早开发低屈服点软钢,这种低屈服点软钢的特点是屈服强度低、延伸率高,在地震过程中通过先期反复塑性形变吸收地震波能量,避免主要钢结构构件遭受破坏。新日铁、JFE、住友金属等均开发出具有各自特色的低屈服点软钢。屈服点在245MPa以下的低屈服点软钢,一般采用Si-Mn成分体系:如新日铁开发的一种钢板的化学成分包含:C:0.05wt%、Si:0.03wt%、Mn:0.27wt%、P:0.021wt%、S:0.012wt%,其屈服点YP为238MPa,抗拉强度TS为335MPa,延伸率δ5为55%;新日铁开发的另一种钢板的化学成分包含:C:0.017wt%、Si:0.008wt%、Mn:0.38wt%、P:0.017wt%、S:0.006wt%,其屈服点YP为215~245MPa,抗拉强度TS为300~400MPa,延伸率δ5≥40%。屈服点在130MPa以下的极低屈服点软钢,一般采用纯铁成分体系。
此外,对于极低屈服点钢板来说,钢中固溶原子N会极大提高钢板的屈服强度,降低钢板室温变形能力,通常采用Ti、Nb等微合金化技术固定间隙原子N,消除应变时效和不连续屈服【制铁研究(日文),1989,No.334,P17;JSSC,1992,No.6,P15;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梗概集(北海道),1995年8月,P399;新日铁技报,1995,No.356,P22;CAMP-ISIJ,1992,No.5,P558;日本建筑学会构造系论文集,1995,No.473,P159;日本建筑学会构造系论文集,1995,No.472,P139】。
鉴于上述,本发明者通过研究,采用极低C-超低Si-低Mn-高Als-低N-(Nb+Ti+V)微合金化的成分体系,并控制热轧工艺,开发出了一种极低屈服点钢板。该钢板屈服点YP≤235MPa,具有优良的抗低周疲劳性能及低加工硬化率,可用于制造大型钢结构的抗震阻尼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低屈服点钢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极低屈服点钢板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低屈服点钢板,该钢板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C:0.006~0.018wt%、Si≤0.10wt%、Mn:0.10~0.30wt%、P≤0.015wt%、S≤0.005wt%、Nb:0.035~0.055wt%、V:0.025~0.055wt%、Als:0.035~0.055wt%、Ti:0.015~0.025wt%、N≤0.0025wt%、Ca:0.001~0.005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且上述元素必须同时满足下述关系:
Ti/N≥8.0;
Als/N≥15;
(0.13Nb+0.23V)≥1.02C;
Ti/Nb:0.20~0.60;
Ca/S:0.50~3.0。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极低屈服点钢板的显微组织为单相铁素体。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铁素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在50~100μm之间。
下面,对本发明的极低屈服点钢板的成分体系作详细叙述。
C:为了保证钢板显微组织为单相铁素体,钢中C含量必须低于其在铁素体中的最大固溶度0.020%,由于在凝固过程中,C会偏析,因此控制C含量≤0.018%,而另一方面考虑到炼钢精炼、物流时间和成本等因素,应控制C含量≥0.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卷筒的折线绳槽结构
- 下一篇:塔式起重机万能可调撑杆附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