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全降解聚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44507.7 | 申请日: | 2007-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于涛;杨铭;任天斌;顾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63/91 | 分类号: | C08G63/91;C08G63/08;C08G63/8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降解 聚酯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全降解聚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PLA(Poly LacticAcid)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农作物(如玉米),最突出的优点是生物可降解性,其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PLA的广泛使用不仅可以缓解目前比较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缓解我国农产品出路问题。此外,PLA还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质、热塑性、成纤性、透明度高,适用于吹塑、挤出、注塑等多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部分性能优于现有通用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作为前景十分广阔的一种新兴的生物全降解材料,在其逐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产品的过程中,PLA材料本身的一些固有缺点和特性还有待于改进。目前,虽然国内外有大量学者从事与PLA相关的研究,但是其改性、加工的研究还十分不系统完善。
国外,70年代Miller等研究发现用乙醇酸生成乙交酯(glycolide,GA)再和乳酸开环聚合,能使降解速率比均聚物提高10倍以上,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组分的配比来调节共聚物的降解速度。1983年Kilpikari等合成了一种聚乙醇酸(PGA)与聚左旋乳酸(PLLA)的共聚物。1984年Tormala和Vainionpaa等又发展了一种自增强的生物降解材料,包括PGA纤维增强乙醇酸聚合物以及PGA与PLLA的共聚物,同年Christel和Vert等分别发展了用PGA纤维来增强PLA材料的加工技术,使制得板材样品初始弯曲模量由未增强前的4GPa上升到6Gpa,它使得骨折的内固定材料有了一个较大的进展。David等采用差式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GPC)研究了PLLA中引入不同重量比PEG形成共聚物的水解情况,证实水解PEG软段的引入对PLLA的降解有明显的影响。韩国学者Kim等采用多步法合成了L-丙交酯和L-谷氨酸的二嵌段共聚物,它可以用作药物释放的载体。1995年,Woo等利用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扩链剂,首次对聚乳酸进行扩链反应并取得了成功。Harkonen等在制备过程中先用1,4-丁二醇与乳酸生成两个端基都是羟基的低聚乳酸,再用HDI进行扩链反应,得到的聚乳酸相对分子量达57000。
国内目前也有相当多的科研院所致力于PLA共聚改性方面的工作。郯志清等发明了用于可吸收医用缝合线PGA/PLA共聚物的制造方法,这种医用缝合线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强度较高, 柔韧性好,伸长适中,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好,吸收周期为60d~75d。宋谋道研究了聚乳酸/聚乙二醇(PEG)共聚工艺,并测试了共聚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张艳红等采用低聚D,L-丙交酯与聚己内酯低聚物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用下进行了扩链反应,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弹性体。沈正荣等合成了D,L-3-甲基-乙交酯,并用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进行开环聚合,生成了PLA和PGA的交替共聚物,该共聚物结构规整,组成固定,改善了PGA均聚物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缺点。武汉大学的范昌烈等将乳酸与磷酸酯共聚作为缓释药材料和药物载体,由于人的体内含磷酸酯和聚磷酸酯,所以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还被赋于了类似天然物质的性质。上述对聚乳酸的共聚改性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聚乳酸的一些性能,但改善聚乳酸韧性的方法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韧性良好的生物全降解聚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生物全降解聚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由乳酸与小分子二元酸直接熔融制备出羧基封端的乳酸预聚缩聚物,然后再与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共聚制备出聚乳酸共聚物,最后将聚乳酸共聚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扩链,得到相对高分子量聚乳酸基共聚物。
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乳酸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00~160℃温度下进行脱水处理,接着向反应釜中加入小分子二元酸,抽真空,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缩聚反应,控制反应釜压力为1000~2000Pa,反应温度为90~120℃,反应时间为1~10小时,然后将反应釜中的压力降至100Pa以下,将反应温度升至150~200℃,继续反应5~20小时,即得到Mw=8×102~3.0×104的羧基封端乳酸预聚物;其中,乳酸和小分子二元酸的摩尔比为50∶1~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用连接器
- 下一篇:用于数据再生的后退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