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釉下裂纹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5863.2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伟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77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裂纹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制品的生产方法,尤其是裂纹釉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表面有裂纹釉的陶瓷制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和艺术美感,深受用户欢迎。传统低温裂纹釉的制作方法是在低温制品坯体上涂施一层膨胀系数较高的低温熔块釉。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坯与釉的膨胀系数存在差异,使釉面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产生龟裂而形成裂纹釉。这种裂纹形成于整个釉面层,也就是说裂纹处于制品表层上。由于烧成温度在1000~1100℃之间的低温陶瓷制品坯体的吸水率为7~20%,因而使裂纹釉制作工艺应用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生产餐、茶具、咖啡具等食品容器。如果制造出具有裂纹釉的餐、茶具、咖啡具,虽然装饰效果好、外观美丽,但是外部液体会通过器具表层裂纹处渗入坯体内造成污染,并且无法清洗。此外,目前所用的低温裂纹釉内含有较高含量的铅熔块,很难通过美国加州65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釉下裂纹的生产方法,做到陶瓷制品既具有裂纹釉的装饰效果,又没有外部液体易渗透污染和铅含量超标问题。
本发明的生产步骤如下:
1、按传统工艺制作坯体。
2、按传统工艺进行坯体素烧,素烧温度1030~1060℃。
3、在坯体上施涂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配方为硅石粉48~55%、长石粉25~32%、1185釉5~12%、高岭土8~15%;其中1185釉有产家生厂,例如台湾虹美公司等。施涂方法是先将配好的中间层原料加水制成波美浓度为38~42度的混和液,再将坯体置于混和液中浸施3~4秒钟,使涂层厚度达到0.4~0.6毫米。
4、在施涂好的中间层上绘彩、装饰。
5、将绘彩装饰好的半成品装入全自动隧道窑烤烧,烤烧温度1030~1060℃,烤烧时间4.5~6.5小时。
6、在烤烧好的中间层上施涂一层与坯体膨胀系数相适应的透明釉,再入窑釉烧,釉烧温度990~1100℃,釉烧后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中间层的膨胀系数高于坯体,在烤烧过程中因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拉应力,使中间层产生龟裂,形成裂纹;最后再在中间层上施涂一层与坯体膨胀系数相适应的透明釉,釉烧后中间层的裂纹被透明釉清晰地折射出来。此时陶瓷制品表层釉面是完整的,没有裂纹,外部液体无法渗入坯体内。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裂纹釉工艺不能生产低温陶瓷质餐、茶具、咖啡具的缺陷,生产的陶瓷制品表层釉面完整,不会被外部液体渗透污染,釉下有装饰效果显著的裂纹,铅含量小,可以顺利地进入欧美市场。在欧美市场对低温陶瓷制品的需求远大于高温陶瓷的形势下,本发明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生产步骤如上所述,只是中间层配方为硅石粉50%、长石粉30%、1185釉10%、高岭土10%。
实施例二
生产步骤与例一相同,不同的是中间层配方为硅石粉55%、长石粉25%、1185釉12%、高岭土8%。
实施例三
生产步骤与例一相同,不同的是中间层配方为硅石粉48%、长石粉32%、1185釉5%、高岭土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伟,未经成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帘
- 下一篇:折叠自扣成型的包装盒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