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35734.3 | 申请日: | 200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唐云;李效东;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515 | 分类号: | C04B35/515;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星耀;宁冈 |
| 地址: | 410073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陶瓷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带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反复抽真空、充干燥氮气至少三次,以排除其中的空气和水分,将反应器预冷至零下8-12℃;
(2)将反应原料硼卤烷、卤硅烷及烷基胺按硼卤烷∶卤硅烷的摩尔比为1∶10-10∶1,烷基胺过量的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所述硼卤烷的分子式如下所示:
BXaR13-a
其中,卤素X=Cl,Br;R1=H、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苯基;a=1、2、3;
所述卤硅烷为烷基卤硅烷,其分子通式为:
R2mR3nSiR4(4-m-n)
其中烷基R2及R3=H、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苯基;R2及R3相同或不同;卤素R4=Cl,Br;m及n=0、1、2、3、4,m+n<4且m、n不同时为0;
所述烷基胺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
R5pR6qN
其中R5及R6=H、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苯基,R5及R6相同或不同;p及q=0、1、2、3,p+q=3;
所述另一卤硅烷通式为:
Rb6SiX(4-b)
其中R6=H、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苯基,b=0、1、2;X=Cl、Br。
所述硼卤烷、卤硅烷以注射的方式加入预冷至零下8-12℃的带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第三种单体烷基胺,反应迅速进行,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并产生沉淀,至体系温度不再升高时,停止第三种单体烷基胺的加入;
(3)待体系温度降至室温时,将第(2)步所得产物在干燥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将所得滤液置于带冷凝管和裂解柱、回流装置的反应器中,缓慢加热进行共热缩聚,最终反应温度为200-5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1-10小时;
(4)将体系温度降至150-350℃,减压蒸馏0.5-4小时,除去溶剂、小分子后,降至室温,即得到无色透明的先驱体聚硼硅氮烷;
(5)将第(4)步所得聚硼硅氮烷先驱体置于熔融纺丝装置中,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加热并进行脱泡处理后,在120-300℃,2-7×105Pa压力下,以50-500m/min速度进行熔融纺丝,制得直径为8-15μm的PBSZ原丝;
(6)将第(5)步所得PBSZ原丝置于不熔化容器中,用干燥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缓慢升温至低于先驱体软化点5℃-25℃,然后一边通氮气一边缓慢通入BCl3或另一卤硅烷气体5-120分钟,然后再迅速通入氨气或水蒸汽,即得到不熔化纤维;
(7)在高纯惰性气氛或活性气氛的高温炉中,将PBSZ不熔化纤维按100-200℃/hr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13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处理1-6小时后,制得Si-B-N-(C)纤维;
所述惰性气氛为高纯氮气、高纯氩气或高纯氦气,所述活性气氛为氨气或氢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步,将反应器预冷至零下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最终反应温度为280-4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2-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步,减压蒸馏的温度为200-300℃,时间为0.5-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温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步,减压蒸馏的温度为200-300℃,时间为0.5-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7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