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溴-3-乙磺酰基吡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5513.6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毛春晖;冯现同;陈明;黄明智;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213/71 | 分类号: | C07D213/71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慧 |
地址: | 410007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磺酰基 吡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溴-3-乙磺酰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溴(氯)-3-乙磺酰基吡啶是制备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玉嘧磺隆(专利US4774337)的关键中间体。一般是将1,1,3,3-四甲氧基丙烷或N,N-二甲胺基丙烯醛和乙磺酰基乙腈缩合生成戊二烯腈,再与溴化氢(或氯化氢)反应制得2-溴(氯)-3-乙磺酰基吡啶。
①.专利US 5,206,372曾报道过如下所示制备方法:
②.文献J.Org.Chem.39,3436(1974)和专利US 5,107,057曾报道如下所示制备方法:
方法①中,用到了价格昂贵且国内未工业化的N,N-二甲胺基丙烯醛,不宜于工业化。方法②中,缩合反应所用溶剂是醋酸酐,化合物III的粗品为油状物,其含量不高,难以纯化,后处理分液时易乳化,操作较困难;所得化合物IV为油状物,含量较低,难以纯化,反应收率也较低,仅为58%左右;将化合物III与过量的溴化氢反应,虽能形成化合物IV的溴化盐固体从反应体系中析出,但固体颗粒非常细小,很难过滤,不利于产品纯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2-溴-3-乙磺酰基吡啶的方法,以醋酸酐和醋酸的混合物作反应溶剂,以氯化锌作催化剂,1,1,3,3-四甲氧基丙烷和醋酸酐反应生成一对顺、反异构体,异构体再与乙磺酰基乙腈缩合生成(2顺,4反)-2-乙磺酰基-5-甲氧基-2,4-戊二烯腈(以下简称戊二烯腈),边反应边收集低沸点馏出物;以低沸点馏出物作反应溶剂,戊二烯腈与过量的溴化氢反应即可得2-溴-3-乙磺酰基吡啶的溴化氢盐固体,经碱中和得2-溴-3-乙磺酰基吡啶。2-溴-3-乙磺酰基吡啶的溴化氢盐固体也可直接用于后续合成反应,
本发明具体实施步骤:
反应方程式:
上述反应中,将8~10个当量于乙磺酰基乙腈的等物质量的醋酸酐和醋酸的混合物与0.02~0.03个当量于乙磺酰基乙腈的氯化锌混合,升温至70℃~90℃,滴加1~1.5个当量于乙磺酰基乙腈的1,1,3,3-四甲氧基丙烷,控温不超过90℃,反应30min~50min,当1,1,3,3-四甲氧基丙烷的转化率大于98%后,然后加入乙磺酰基乙腈,90℃~120℃保温反应5~10h,边反应边收集低沸点物。减压脱除一定量混合溶剂后加入一半回收的低沸点物,冷却过滤除氯化锌,然后控温15℃~20℃通入3~5个当量于乙磺酰基乙腈的溴化氢至有大量固体出现,再室温下搅拌1~3h,过滤,再用另一半回收的低沸点物打浆后过滤即得2-溴-3-乙磺酰基吡啶溴化盐。溴化盐可直接用于后续反应,经碱中和即得2-溴-3-乙磺酰基吡啶。
本发明发现醋酸酐在反应中不仅作为溶剂,还参与到了反应中,与1,1,3,3-四甲氧基丙烷反应生成两个顺反异构体,顺反异构体的发现,使得对反应中间态的控制变得更准确,有利于提高收率。其反应方程式及异构体结构如下所示:
醋酸的加入,有助于顺反异构体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反应收率。本发明中,无需对戊二烯腈进行纯化,直接将其与过量的溴化氢反应即可生成2-溴-3-乙磺酰基吡啶的溴化盐,溴化盐能从反应溶剂中沉淀出来,起到了纯化产物的作用。避免了文献中所述油状产物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产物的含量,简化了工艺操作。反应中,将反应所回收的低沸点物用作关环反应和成盐时的反应溶剂,使得形成的溴化盐的固体颗粒较大,非常有利于固体的过滤。2-溴-3-乙磺酰基吡啶的溴化盐可直接用于玉嘧磺隆合成的后续反应,也可经碱中和得2-溴-3-乙磺酰基吡啶。回收溶剂皆可经简单处理后循环套用。本发明中,反应收率较之文献有较大提高,约20%左右,且操作简单,解决了溴化盐过滤难的问题,降低了原材料成本,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化工研究院,未经湖南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