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EB病毒gp78抗体的CBA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9366.1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曾益新;谷爱娣;谢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571 | 分类号: | G01N33/571;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06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eb 病毒 gp78 抗体 cba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了一种用于流式细胞仪的检测血清EB病毒gp78抗体的CBA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于γ疱疹病毒科,其基本结构包括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与衣壳之间还有一层蛋白被膜。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已确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壳抗原(VCA),淋巴细胞识别膜抗原(LYDMA)。
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其致病性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我国南方主要与鼻咽癌密切相关,鼻咽癌患者的多种EB病毒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非患者。除LYDMA外,鼻咽癌患者EBNA、MA、VCA、EA均产生相应的lgG和IgA抗体,研究这些抗原及其抗体,对阐明EBV与鼻咽癌关系及早期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免疫血清学检测EB病毒感染是目前筛查鼻咽癌最常用的手段。目前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血清VCA/IgA、EA/IgA已在临床被广泛采用。然而这些方法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并不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不同实验室结果也不一致。鼻咽癌的诊断最终依赖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但是活检取材在实际中会受到医院硬件、医生技术水平及患者意愿等多方面限制。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直都在寻求一种更准确、敏感、快速、简易的诊断方法。
流式微珠分析(Cytometric bead assay,CBA)技术从诞生至今三十年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并且大大促进了医学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此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常规临床检查中,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成功的用流式细胞技术的检测血清中抗EB病毒膜抗原gp78抗体的试剂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流式细胞仪的检测EB病毒gp78抗体的CBA试剂盒。
一种检测EB病毒gp78抗体的CBA试剂盒,包括有CBA偶联微珠,该偶联微珠是CBA空白微珠与NeutrAvidin偶联而成,且所述NeutrAvidin与偶联有生物素的EB病毒gp78抗原结合。
优选地,偶联有生物素的EB病毒gp78抗原为人工合成的具有Biotin-Ahx-Thr Ser Thr SerHis Arg Pro His Arg Arg Pro Val Ser Lys Arg Pro Thr His Lys(TSTSHRPHRRPVSKRPTHK)系列的多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一种制备如上述检测EB病毒gp78抗体的CBA试剂盒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微珠:将空白微珠涡旋混匀;取出60-80μl空白微珠,用锡箔纸包好,超声混匀;加入1.8-2.0μl 1M DTT,涡旋混匀;再放到摇床上,室温,0.5-1.5hr;加入0.8-1.2ml coupling buffer,涡旋混匀;离心,弃上清;重复用coupling buffer洗涤2-4次;重悬空白微珠于18-22μl coupling buffer;
(2)准备NeutrAvidin样品:取出85-95μl 1mg/ml的NeutrAvi din样品,放入锡箔纸包好的Ep管中;在NeutrAvidin样品中加入现配的1.8-2.3μl sulfo-SMCC;涡旋混匀;把上述中和亲和素样品反应液放到摇床上,室温,避光,0.5-1.5hr;
(3)去除未参与反应的成分:在纯化柱中加满coupling buffer,使buffer自由流出,重复两至三次;把纯化柱离心后在其中加入步骤(2)中准备好的NeutrAvidin样品;离心,去掉未修饰的蛋白;立即进行下一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未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结晶阿立哌唑的方法
- 下一篇:混合动力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