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657.9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芳;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25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珍珠贝 活体 方法 使用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背景技术
大珠母贝和珠母贝是世界上生产大型珍珠珍珠贝。大珠母贝,又称白蝶贝,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儋州、临高、陵水、三亚等地沿海、西沙群岛及我省的雷州半岛西岸海域;珠母贝,又称黑蝶贝,主要分布于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又称大溪地)、澳大利亚的库克岛等地,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沿海。虽然我国有上述两种珍珠贝的自然分布,但我国的大珠母贝、珠母贝自然资源较少。
南洋珠,即大珠母贝珍珠,是珍珠中的极品,它的圆润、纯净、硕大、与生俱来的自然美和令人眩目的银白色光泽表现出无可比拟的高雅和浪漫,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珍珠之一;每年产量仅有1.6吨的澳大利亚南洋珍珠,每公斤价格超过20万美元,销售总额达3.75亿美元,比2005年中国所有珍珠产值的2倍还要高。黑珍珠,即黑蝶贝珍珠,在光的折射作用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如淡灰色、浅棕色、蓝黑色、草绿色、孔雀绿、浓紫、海蓝和彩虹色;其变幻万千的天然色泽给人们无边的想象和充满神秘感,被赋予“皇后之珠,珠中皇后”的美誉。
目前,世界上养殖南洋珠和黑珍珠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塔西提,其珍珠养殖技术先进,均利用同一母贝进行多次插核育珠,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产量、提高珍珠规格,其中活体取珠技术是进行多次插核育珠的关键技术。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使上述两种名贵珍珠的养殖技术包括多次插核育珠技术均被作为商业机密,未见报道。目前,我国培育上述两种优质珍珠的规模较小,普遍采用传统的杀贝取珠法,使本来就匮乏的育珠母贝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虽然论文“马氏珠母贝二次插核的研究”有关于活体取珠的报道,但并没有报道具体采用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在取珠前,将育珠贝性腺处理及活力调整,再排贝、栓口,然后使用工具开口、取珠,既可以取出育珠贝体内的珍珠,同时又可以保证贝体的生命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取珠前,将育珠贝经10~30天的性腺处理、2~3天的活力调整;然后,排贝、栓口,用开口钩刀或开口刀在左袋核位的软体部上方开口,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专用取珠器或简易取珠器将珍珠从开口处挤压取出来。
本发明节约资源,使同一个贝可以重复进行几次插核育珠,生产多颗珍珠;活体取珠后的母贝进行再次插核育珠时,可以植入与所取出珍珠同样大小或更大的珠核,生产更大规格的珍珠;再次插入的珠核受到贝体的排斥、挤压作用较小,留核率较高;如果立即进行再次插核则不必再进行送片操作,避免了因为贴片不好造成的珍珠质量差,提高珍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开口钩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开口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简易取珠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专用取珠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取珠前,将育珠贝经10~30天的性腺处理、2~3天的活力调整;然后,排贝、栓口,用开口钩刀或开口刀在左袋核位的软体部上方开口,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专用取珠器或简易取珠器将珍珠从开口处挤压取出来,而不影响贝体的生命活动。在完成取珠操作后,可以立即进行再次插核,也可以将取珠后的母贝置于海区休养恢复一段时间后再次插核,克服了杀贝取珠的不足。本发明节约资源,使同一个贝可以重复进行几次插核育珠,生产多颗珍珠;活体取珠后的母贝进行再次插核育珠时,可以植入与所取出珍珠同样大小或更大的珠核,生产更大规格的珍珠;取珠后,由于原来珍珠所在核位位置已经有一个空穴,所以再次插入的珠核受到贝体的排斥、挤压作用较小,再次插核的留核率较高;活体取珠后的母贝体内的珍珠囊已经存在,如果立即进行再次插核则不必再进行送片操作,避免了因为贴片不好造成的珍珠质量差,提高珍珠质量。
实施例1
按下面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