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657.9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芳;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25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珍珠贝 活体 方法 使用 器具 | ||
1.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在取珠前,将育珠贝经10~30天的性腺处理、2~3天的活力调整;然后,排贝、栓口,用开口钩刀或开口刀在左袋核位的软体部上方开口,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专用取珠器或简易取珠器将珍珠从开口处挤压取出来。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其特征是性腺处理:将性腺较丰满的待取珠贝吊养于饵料丰富的表层海水进行低密度养殖,以促进其性腺的进一步发育;然后采用阴干法或其他方法促使其排放精卵。排放精卵后的待取珠贝再经过7~10天的休养恢复,在其性腺还未发育或少量发育时,进行活体取珠。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其特征是性腺处理:将10~20只贝置于一个椎形养殖笼中,外面包以40目网布,吊养于2m以下深度的水层中,时间为10~30天;或将10~20只贝置于一个用于马氏珠母贝植核术前处理的术前处理桶中,吊养于2m以下深度的水层中,时间为10~30天。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开口钩刀由柄和钩刀头组成,在柄(1)的一端装有钩刀头,钩刀头的尖为刀尖(2),钩刀头的内弯面有刀刃(3)。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开口刀由柄和钩刀头组成,在柄(1)的一端装有钩刀头,钩刀头的外缘为刀刃(5)。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简易取珠器由柄和套环组成,在柄(1)的弯曲一端装有套环(8)。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专用取珠器由柄、顶板和套环组成,在简易取珠器柄(1)靠近套环(8)处用螺钉或销固定有带顶板(7)的柄(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6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