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分装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413.0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马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38/48;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51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股骨头 缺血性 坏死 生物 分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的配制品,具体涉及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医用配制品。
背景技术
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一种由骨髓中分离获得的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间质干细胞,取材方便、对机体损伤小,分离和扩增容易,同时还能分泌大量的促细胞和血管生长因子;另外,BMSCs成分中含有骨祖细胞,具有良好的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在体外经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的诱导,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在体内主要的分化环境为骨髓及松质骨骨小梁,在局部“成骨微环境”下,能够进行增殖,并经骨原细胞、前成骨细胞最终分化为成骨细胞,被认为是骨组织工程近阶段最有希望应用于临床的种子细胞。目前,用自体BMSCs治疗早期(Ficat I、II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已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2006年,王五洲等采用髓芯减压加自体BMSCs移植治疗了19例I-III期ANFH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MRI复查显示,平均股骨头坏死体积由31.89%缩小至13.18%,其中I-II期改善更为明显,患者髋关节疼痛在3周即有缓解,肢体功能在6个月开始恢复,髋关节Harris评分由58.74升至75.54,达到良好标准,证实了自体BMSCs治疗ANF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文献:王五洲,刑更彦,张可超,麻立刚,白晓东,李冰.髓芯减压并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师杂志,2006,8(4):436-438)。但是,移植区低灌注、细胞成活率低是削弱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且ANFH的根本原因是血供障碍,并且病程的发展会造成进一步的血供障碍,引发ANFH的加重,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发病过程,只有诱导新血管生成并建立新的侧枝循环,才是打破治股骨头坏死病理恶性循环最有效的手段,单纯BMSCs移植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而且ANFH骨内压高,如果直接将转HGF基因的BMSCs经髓芯减压隧道植入坏死区,细胞会随骨内压的释放而流失。《骨髓间质干细胞与纤维蛋白胶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公开了BMSCs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的方法(彭松林,方煌,陈安民.骨髓间质干细胞与纤维蛋白胶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4.11(3):34-37),该方法是利用纤维蛋白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网状凝胶将BMSCs包裹在内,在患者体内形成一种缓释体系控制BMSCs的释放,防止细胞随骨内压的释放而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提高用BMSCs移植治疗早期ANFH的生物治疗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分装剂,该生物分装剂由以下试剂组成:
试剂I:纤维蛋白原和抑肽酶的混合水溶液,其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为60~100mg/mL,抑肽酶的含量为1000~3000KIU/mL,最佳是纤维蛋白原80mg/mL、抑肽酶2000KIU/mL;
试剂II:凝血酶和CaCl2的混合水溶液,其中凝血酶的含量是250~500IU/mL,CaCl2的含量是40mmol/mL,最佳是凝血酶400IU/mL;
试剂III:转基因骨髓基质干细胞,其中所含的外源基因是编码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基因。
本发明试剂I是将纤维蛋白原和抑肽酶按配比与水混合得到;试剂II是将凝血酶和CaCl2按配比与水混合得到。
试剂III中所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为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或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所述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结构记载于《Molecular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cDNAfor human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Miyazawa,K.,Tsubouchi,H.,Naka,D.,Takahashi,K.,Okigaki,M.,Arakaki,N.,Nakayama,H.,Hirono,S.,Sakiyama,O.,Gohda,E.,Daikuhara,Y.andKitamura,N.Biochem.Biophys.Res.Commun.1989,163(2):967-973)。
本发明试剂III中所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