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建筑墙体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8109.6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铮;吴德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工程承包总公司;黄文铮;吴德深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古建筑 墙体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墙体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古建筑墙体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古建筑变形墙体修复技术,是当其墙体同时大面积出现倾斜、歪闪、扭曲、鼓涨的情况时,一般都是拆除墙体编号重砌。由于古建筑墙体经常有砖雕、彩画和灰塑等装饰,加上墙体本身也属于保护对象,因此将古建筑拆除墙体重砌,必然会损害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劳动强度大,工期长,这是现有古建筑变形墙体修复技术所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工期短、占用场地面积小,并且在矫正过程中不会对墙体装饰造成损伤的古建筑墙体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古建筑墙体的修复方法,所述矫正变形墙体的步骤为:对墙体上部构件固定好后,在建筑物内设立支座1;在变形墙壁体内侧搭建垂直限位或矫正支架;在墙体变形部位选择若干个点分别在墙体内侧安装一组柔索垂直限位或矫正装置;根据墙体变形状态选择垂直限位支架和柔索矫正装置相配合或矫正支架和柔索垂直限位装置相配合对墙体变形部位矫正回复原位;对墙体缝隙插入小生铁片逼紧和灌注灰浆处理;最后拆卸垂直限位或矫正支架、柔索垂直限位或矫正装置和支座1。
对于外倾墙体和/或外凸墙体采用垂直限位支架和柔索矫正装置配合操作。对于内倾墙体和/或内凸墙体采用柔索垂直限位装置和矫正支架配合操作。所述一排垂直限位或矫正支架由一排刚性竖杆2、平板3、水平刚性杆4、刚性斜撑杆5和支顶装置6、刚性杆7组成,一排刚性竖杆2上固定若干块平板3,刚性竖杆2由上向下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水平刚性杆4,所述刚性竖杆2与水平刚性杆4相互连接,每个垂直限位或矫正支架设有1-3条与水平面有不同倾角的刚性斜撑杆5,每条刚性斜撑杆5一端安装在支座1上,其另一端装有支顶装置6并通过刚性杆7压在对应的平板3上,与水平面有相同倾角的刚性斜撑杆5用水平刚性杆4连接。所述一组柔索垂直限位或矫正装置由平板8、螺纹铁杆9、柔索10、调节螺杆11组成,在墙体变形部分选择若干个点钻孔,螺纹铁杆9穿过该孔及贴靠在该孔外侧的平板8并用螺母固紧,螺纹铁杆9内端与柔索10一端固定,柔索10另一端固定在支座1上,在柔索10中还串接有调节螺杆11。所述支顶装置6采用微调螺杆,该微调螺杆由微调螺母6-1和螺杆6-2组成。当刚性斜撑杆5上端部直接与相应的平板3接触时,其下端部与支座1之间设置的支顶装置6采用千斤顶。所述支座1的材料可采用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或木材或金属材料。所述刚性竖杆2、平板3、8、水平刚性杆4、刚性斜撑杆5和刚性杆7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或木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是一种古建筑墙体的修复方法,本法是考虑到古建筑变形墙体外围地方狭窄,难以在墙体外侧搭架施工等客观环境而创立的,所以对变形墙体进行矫正的设施及操作的地方均设在古建筑物内。针对这一情况,矗立在变形墙体内侧的支架可能是对墙体作垂直定位用,也可能是对墙体作矫正用;装在墙体与支座1之间的柔索装置既可能是对墙体作矫正作用,也可能是对墙体作垂直定位用。当墙体外倾或外凸时,支架即为垂直定位支架,柔索装置即为柔索矫正装置;当墙体内斜或外凹时,支架即为矫正支架,柔索装置即为柔索垂直定位装置。此法适合古建筑变形墙体外围空间特别狭小的场合应用。
(2)本矫正墙体方法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工期短,不会对墙体装饰做成损伤,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古建筑变形墙体进行修复的施工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选择外倾墙体进行修复,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古建筑墙体的修复方法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对墙体上部构件固定好,在建筑物内设立支座1,在变形墙体内侧搭建垂直限位支架,在墙体变形部位选择若干点安装一组柔索矫正装置,通过对一组柔索矫正装置的操作使墙体变形部位矫正回复原位,然后对墙体缝隙插入小生铁片逼紧,并选定若干个点剔走砖块进行灌注灰浆处理,最后拆卸垂直限位支架、柔索矫正装置和支座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工程承包总公司;黄文铮;吴德深,未经佛山市工程承包总公司;黄文铮;吴德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