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4613.9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1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李雪梅;李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6 | 分类号: | B01D71/06;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分离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不同的高分子溶液同时挤出成型,然后通过相转化方法实现高分子溶液相分离从而固化成膜;在固化过程中,复合层剥离支撑层,支撑层成为所需要的多孔分离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高分子溶液指不同高分子材料在相同或不同的溶剂中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或者为相同的高分子材料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支撑层和复合层的高分子溶液满足不相容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材料为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芳基硫醚、聚碳酸酯、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为氮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丙酮、烷烃类、醇类或含氟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撑层高分子溶液中添加高分子或小分子添加物,其中高分子添加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小分子添加物为醇类、脂类、有机酸或无机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高分子溶液为2-6种,优选2-4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转化方法为浸入凝胶法,热诱导法或干法相分离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入凝胶法中的凝胶浴是水、水和非水溶剂的混合物,或者是水和非溶剂的的混合物,温度范围在0-95℃;热诱导法温度范围在0-400℃;干法相分离法中温度范围在0-95℃,相对湿度范围在5-9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出成型为通过喷头或者特制的刮刀成型,喷头或者刮刀为一体化或者分开的;所述的“同时挤出成型”的“同时”是严格意义上的绝对同时,或者是广义上的同时,即多层初始高分子溶液挤出时间滞后于支撑层的初始液时间,在0.5至60秒钟内,优选1至30秒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多孔分离膜为纳滤膜、超滤膜或微滤膜;多孔分离膜的形状是平板、中空纤维或者管式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6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