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发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24286.7 | 申请日: | 200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维加 |
| 主分类号: | F02B53/12 | 分类号: | F02B53/1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26100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发动机。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有人提出了一种两个相互交差放置的转子在一个圆柱腔内作与转子轴同心转动的又称剪刀运动式发动机,例美国专利3144007、3356079、4068985、2734489、中国专利91201678等,以后有许多类似的专利发表。但以往所有发明都未听到过任何一台发动机以这种原理成功运行的信息。分析这些发明专利,可以看出所有发明者几乎都围绕着剪刀结构如何通过某一种方式张开、闭合运动,但忽视了如何使剪刀结构连续运动最重要的条件,如图1所示。
剪刀结构虽然具有四冲程的过程,但是点火后产生的力会使左、右叶片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叶片虽然具有一定的惯性,但两叶片作用在同一个输出轴上无法产生同方向的力,因此发动机的左、右叶片是不可能维持朝同一方向正常转动的,燃油产生的动能直接变成旋转的动能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发动机,该发动机运用弹性部件交替作用抵消后助轮受到的相反方向的力,使两转子可以同向转动,实现转子发动机的持续运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发动机,转子发动机的两转子的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装置,转子发动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输出轴上的一级或多级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装置还驱动有助推装置,助推装置包括有分别设置在一级或多级齿轮传动机构的最后一级齿轮轴上的转动部件,转动部件上连接有可随其转动而伸缩的弹性部件。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发动机,转子发动机的两转子的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装置,转子发动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输出轴上的一级或多级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装置还驱动有助推装置,助推装置包括有分别设置在一级或多级齿轮传动机构的最后一级齿轮轴上的转动部件,转动部件上连接有可随其转动而伸缩的弹性部件;
所述助推装置的转动部件包括设置在最后一级齿轮轴上的向外突出的曲轴,曲轴上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杆,弹性部件分别连接在连杆的下端,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所述一级或多级齿轮传动机构为一级齿轮传动机构,其包括主动椭圆齿轮和被动偏心齿轮,两主动椭圆齿轮的长轴相对垂直设置,其中一主动椭圆齿轮的远点与被动偏心齿轮的近点配合时,另一主动椭圆齿轮的近点与被动偏心齿轮的远点配合;
所述一级或多级齿轮传动机构的最后一级齿轮轴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输出飞轮和两个可对应与传动轮啮合的连动轮;所述传动轮为圆形齿轮,连动轮为与传动轮配合的圆形齿轮。
本发明优点是:
1.解决了剪刀装置无法连续运转的根本问题,使转子发动机得以实现。
2.本发明中当其中一个转子作为前推轮被加速时,第一级齿轮为主动状态,弹性部件受力且储存能量,当该转子转为后助轮并减速时,则对应的弹性部件释放出向前推动转子所需要的动能,两个弹性部件交替作用,使发动机不停转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的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的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4为主动椭圆齿轮主动时的示意图;
图5为主动椭圆齿轮被动时的示意图;
图6至图13为本发明中转子的运动状态图;
图14、图15为助推装置在被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6、图17为助推装置在主动状态时的示意图。
其中:1转子发动机;2传动装置;3动力输出装置;4助推装置;5、51转子;6、61输出轴;7、71一级或多级齿轮传动机构;8、81最后一级齿轮轴;9、91传动轮;10、101转动部件;11动力输出轴;12输出飞轮;13、131连动轮;14进气口;15排气口;16点火装置或喷油装置;17、171主动椭圆齿轮;18、181被动偏心齿轮;19、191曲轴;20、201弹性部件;21、21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转子发动机,包括转子发动机1,转子发动机1的两转子5,51的输出轴6,61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装置2,转子发动机1通过传动装置2驱动有动力输出装置3和助推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维加,未经陈维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4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