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体表面纹理检测方法及其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961.2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爱国;陈旭;吴涓;崔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34 | 分类号: | G01B7/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表面 纹理 检测 方法 及其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觉临场感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检测物体表面纹理状况的物体表面纹理检测方法及其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触摸最高可以感受到表面1至3微米的凹凸。我们人类的触觉系统是与认知过程相结合的触知能力、肌肉运动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的集合,表现出连接大脑的独特的双向信息通道。如果能够把触觉反馈信息真实再现出来并提供给手或身体的其他部分,那么将会涌现出大量激动人心的应用。例如,研究表明在虚拟环境中提供真实的触觉感觉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操作者可以通过触摸虚拟环境,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并把他们对真实世界感觉的知识应用于其中。一般说来,得到的触觉信息越接近于真实环境,操作者就越能依靠真实世界的知觉,从事虚拟环境中的任务。如果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真实环境的任务培训,可以提高在真实环境中的工作能力,并且不会产生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严重后果,类似于目前虚拟驾驶训练。因此,触觉临场感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的虚拟现实和遥操作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所谓触觉临场感,是指操作者通过触觉检测仪器进行触摸、感知和操纵虚拟或远地物体进行一系列相互作用获得表征虚拟或远地物体特性的触觉信息感知过程。触觉感知主要可以划分成两类,一类是滑动触觉感知,另一类是柔性(或刚度)触觉感知。其中,滑动触觉感知是指人对物体表面纹理特性的感知。本发明是实现滑动触觉临场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用于检测物体表面纹理特征的方法。
关于纹理信息的检测受到人类对纹理本质认识的局限,至今还不能建立纹理的精确模型,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得非常缓慢。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提出用探针在物体表面运动建立物体表面纹理模型,如图1所示,1为探针,2为运动方向,3为针尖运动轨迹的幅度,4为针尖运动轨迹,5为待测物体表面。探针1垂直于待测物体表面5,并施加一定大小的力使探针1与待测物体表面5接触,并以恒速运动,这样探针1的针尖运动轨迹4可以反映物体表面的极细微凹槽的深度和频度,间接的反映了物体表面的纹理信息,这是目前检测纹理比较通用的方法,简单且便于操作。但是,也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探针与物体表面是点接触,运动轨迹呈线状,只能反映轨迹线上的凹凸信息,即使增加探针运动的密集程度,也不能囊括整个表面的二维纹理信息;其次探针针尖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所测轨迹的振动幅度;再次,探针在物体表面拖动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柔软物体的表面造成损伤。另一种检测纹理的方法是根据图象处理理论,运用彩色图象灰度化、中值滤波、图象二值化等一系列图象处理手段,抽取图像所反映的材质的纹理信息。图2显示的是水曲柳木板的纹理。这种方法仅测出了纹理的走向,不太适合为表面纹理建模,首先,光源条件直接影响图片的拍摄,在不同光源下拍摄的图片提取到的纹理信息会有所不同;其次,提取到的纹理信息是黑白二值图像,不能反映物体表面沟壑的深度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测到平面信息简单易行的物体表面纹理检测方法及其传感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物体表面纹理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
一种物体表面纹理检测方法,将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薄膜置于压力传感器之上,并由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薄膜接收待检测的物体对其触压而产生的与之相应的电荷信号,同时由压力传感器接收待检测的物体对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薄膜的压力信号,所述电荷信号及压力信号经放大后被采集,进而对电荷信号分别从统计、幅阈和频域角度提取特征值,包括绝对值的平均、均方值、均方差、近似长度、信号穿过平均值的次数、信号斜率改变次数以及对数功率谱,使用预先训练好的GA-VLBP网络对上述特征值向量进行分类,得到待检测的物体表面的纹理信息。
本发明所述传感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所述物体表面纹理检测方法的传感器,包括表面纹理传感器基座,在基座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在压力传感器上覆有聚偏二氟乙烯压电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利用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具有强压电效应的特性,制作可以检测纹理的传感器。物体表面各向同性的纹理可以看成是细微颗粒,当PVDF薄膜在物体表面滑动时,这些细微颗粒对PVDF薄膜的挤压产生感应电荷,通过分析采集到的电信号,可以间接判断物体表面纹理特性。这种方法属于无损检测,不仅可以测到平面信息,而且不受环境干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准确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表面纹理探针检测模型。
图2是图像法检测的水曲柳木板纹理。
图3是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换能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手电筒
- 下一篇:树脂材料直接贴附内衬式滑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