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及其转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2723.1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传艺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35 | 分类号: | B41M5/035;B41M3/12;B41M7/00;B44C1/17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3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涂装热转印纸 制造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及其转印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镁铝合金、铝合金等金属件的笔记型计算机、手机、MP3等产品表面,除了皮膜处理与补土研磨加工外,一般都使用二涂二烤进行加工,即底漆→烘烤→面漆→烘烤→成品。由于使用烤漆涂装方式并不能制造彩绘的图案于其上,故一直以来,此类产品皆现单一颜色,看起来单调死板,而现有市场需求逐渐向个性化与多样化变化,这样的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此外使用这样的方法,也不符合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及其转印方法,利用本发明所印制的便携电子产品金属表面可呈现多种多样的花纹色彩,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同时又兼具环保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准备载体膜;
(2)于载体膜上以透明油印刷作业,形成具有所需图形的透明层;
(3)于透明层上以油墨印刷作业,形成具有所需图形和色彩的色墨层;
(4)最后,于色墨层上印制热熔胶,形成热熔胶层。
一种使用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所制热转印纸的转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热转印纸的热熔胶层贴覆于被转印物表面;
(2)使用滚轮,以100℃~200℃的温度将热转印纸与被转印物初步结合定位;
(3)将初步结合的热转印纸和被转印物置于密封罩内,形成密封空间,并将其中的空气抽出,使密封空间成真空状态;
(4)将载体膜撕去;
(5)将被转印物连同其上的除去载体膜的热转印纸置入烤箱中以120℃~180℃烘烤20~50分钟,或用UV照射使其硬化干燥。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准备载体膜,所采用的载体膜可为压克力树脂、聚酯树脂、聚醋酸乙烯树脂或聚氯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合体等所制成的薄膜,其厚度为50~250微米;
(2)于载体膜上以透明油印刷作业,形成具有所需图形的透明层,所使用的透明油可为压克力系、EPOXY或聚酯系等高温硬化型材质,其涂布厚度为12~50微米;
(3)于透明层上以油墨印刷作业,形成具有所需图形和色彩的色墨层,色墨层可为压克力系、EPOXY或聚酯系等高温硬化型或常温干燥型材质,其涂布厚度为3~15微米;
(4)最后,于色墨层上印制热熔胶,形成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的材质为易与金属件相结合之配方,可为压克力树脂、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等;
如果需要特殊效果,还可于所述色墨层和热熔胶层之间添加效果层,其为由所印刷的油墨的厚度不同而形成的浮凸纹路,所述效果层亦可为压克力系、EPOXY或聚酯系等高温硬化型或常温干燥型材质,其涂布厚度为3~50微米。
一种使用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所制热转印纸的转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热转印纸的热熔胶层贴覆于被转印物表面;
(2)使用滚轮,以100℃~200℃的温度将热转印纸与被转印物初步结合定位;
(3)将初步结合的热转印纸和被转印物置于密封罩内,形成密封空间,并将其中的空气抽出,使密封空间成真空状态;
(4)将载体膜撕去;
(5)将被转印物连同其上的除去载体膜的热转印纸置入烤箱中以120℃~180℃烘烤20~50分钟,或用UV照射使其硬化干燥。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可使金属件产品表面呈现高亮光、消光、局部立体浮凸等多种效果,色彩、花纹多样机动,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2.本发明免除了烤漆涂装工序,既简化了工艺步骤,又兼顾环保,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热转印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之转印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其中:10热转印纸;101载体膜;102透明层;103色墨层;104效果层;105热熔胶层;20被转印物;30滚轮;40密封罩;50密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传艺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传艺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2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片、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包含低熔点蜡剥离增强剂的调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