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多肽酒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7280.7 | 申请日: | 200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怀德;陈金海;姜莉;李艳伏;李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宜君县林果科技经营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集思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剑 |
地址: | 712100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多肽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酒及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核桃多肽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还未发现同类技术。
核桃(Juglans regia L)又名胡桃、羌桃,属胡桃科胡桃属植物,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珍贵果木。核桃原产于亚洲西部,自汉代时传入我国,至今我国栽培历史已有1700年左右。核桃仁富含油脂40-65%,蛋白质14-17%,及维生素5.8%等营养成分,并具有健胃、补血、润肺、益肾和补脑等多种功效,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营养丰富而味美。据《本草纲目》记载:核桃仁能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且味甘性平。《开宝木草》日:核桃仁“食之令人强健、润肌、黑发须”等功效。
目前世界核桃年产量92万吨,我国年产30万吨,占世界三分之一。我国的核桃制品主要为核桃油、核桃乳、核桃粉等,其深加工产品较少。为充分利用我国的核桃资源并提高它的经济价值,对其进行深加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利用核桃榨完油后所剩的残渣,浪费特别大。核桃榨完油后所剩的残渣它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多数厂家把其低价当作饲料原料出售。因此,有必要对核桃及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提高对核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桃多肽酒的制作方法,其有效体现了核桃多肽的多种生物功能特性,保留了核桃的多种营养成分,酒体丰厚,清亮透明,具有抗疲劳、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核桃多肽酒的成分为:酒精度8%-13%(v/v)、多肽含量0.5-1.5%(w/w)、糖含量3%-6%(w/w)、水80%-90%(v/v)。
核桃多肽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榨油后的核桃粕粉粹,提取核桃蛋白质,将核桃的蛋白质进行酶解,将酶解液调糖和加入活化酵母后发酵,然后倒罐,经过检测和调整,进行后发酵,再进行澄清、过滤、陈酿、调酒,后经灌装、灭菌后制成成品。
在进行酶解时,所用的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其酶解条件为:酶用量2000~4000U/g,底物浓度5%~10%,酶解温度55~65℃,pH值6.5~7.5,酶解4~6h,然后加热95℃保持5~10min灭酶,离心、过滤,取滤液备用。
或选用碱性蛋白酶,酶用量1000~3000U/g,底物浓度5%~10%,酶解温度50~55℃,pH值7.5~8.5,酶解4~6h。然后加热95℃保持5~10min灭酶,离心、过滤,取滤液备用。
在进行调糖时,先加入90~100mg/L的SO2,再加入18%~20%的蔗糖。
在进行酵母活化时,取备用酶解液按0.2%加入安琪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后活化,活化温度为38℃,时间为30min。在活化期间每隔10min轻轻搅拌一次。
在进行发酵时,选用安琪葡萄酒活性干酵母,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为18~22℃,发酵时间为5~8d,至可溶性固形物不再下降停止。
在进行后发酵时,温度控制在15℃以下。
在进行澄清时,酒液中加入0.5~1%硅藻土,用硅藻土过滤机过滤去除沉淀。
在进行调酒时,调整好酒度和糖度,储藏,确保酒体清亮透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发明富含各种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肽,游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疲劳、抗氧化等功效。
2.本发明成品色泽为淡黄色,澄清透亮,无沉淀,无明显的悬浮物,有酒香味和核桃多肽独特的香味,略有苦涩味,无异味和怪味,久置无明显沉淀。
具体实施方式:
将核桃粕粉碎,提取蛋白,利用蛋白酶进行酶解核桃蛋白质。木瓜蛋白酶酶解条件为:酶用量2000~4000U/g,底物浓度5%~10%,酶解温度55~65℃,pH值6.5~7.5,酶解4~6h,然后加热95℃保持5~10min灭酶,离心、过滤,取滤液备用。或用碱性蛋白酶,酶用量1000~3000U/g,底物浓度5%~10%,酶解温度50~55℃,pH值8~9,酶解4~6h。然后加热95℃保持5~10min灭酶,离心、过滤,取滤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宜君县林果科技经营管理中心,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宜君县林果科技经营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7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序列中的运动颤抖消除
- 下一篇:喷漆废气排除装置的节能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