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树莓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2654.6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5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文;吕英杰;李旭;张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06 | 分类号: | A23L1/06;A23L1/29;A23L2/52;A23L2/7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树 保健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具体的说是一种红树莓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注意到饮食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影响,消费趋势正转向具有增强机体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保健食品。
红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灌木型果树,果实为浆果,柔嫩多汁,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果实中含有许多常见氨基酸达,尤其是γ—氨基酸。同时红树莓果中的维生素E、SOD(超氧化歧化酶)等成分的含量是水果之冠,长期食用有保护心脏,防止心血管疾病,抗衰老以及抗癌之功效。含糖量可达10%,主要是人体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有机酸含量超过2%,主要是柠檬酸和苹果酸。同时果实中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花青素含量为30—60mg/100g鲜果,此外还有黄酮等抗心管病的成分。
由于具备以上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使红树莓成为有利于防病、治病的新型保健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红树莓为原料制成的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红树莓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红树莓保健饮料:按重量份数计为1.00—2.00份的红树莓、0.25—0.50份的白砂糖、0.20—0.25份的蜂蜜、0.10—0.20份的大枣、0.10—0.20份的枸杞和1.20—1.50份的水。
制备方法:
1)将按重量份数计为1.00—2.00份的无腐烂变质的红树莓果清洗,破碎使其成为果浆、榨汁,所得汁液备用;
2)将无腐烂变质的按重量份数计为0.10—0.20份的大枣和0.10—0.20份的枸杞清洗并浸泡30-40分钟,浸泡后将大枣去核并连同枸杞一起破碎成果酱浆,而后与步骤1)所得红树莓汁液混匀,待用;
3)将上述混均的果酱浆中加入占果酱浆总质量的5—10‰(wt‰)的果胶酶,而后放在45—50℃恒温箱里50—60分钟,使大量果胶渗出;
4)将步骤3)所得汁液通过10—20um滤孔的过滤器滤除汁液中的渣子,滤液中按重量份数计加入0.20—0.25份的蜂蜜和0.25—0.50份的白砂糖,混均汁液灭菌后即得红树莓保健饮料。
并且能防病治病的新型保健饮品——红树莓果汁饮料,同时提供用于制备该饮料的方法。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充分保留了树莓果的营养成分,并结合几种添加辅料的特有功能,集美味和保健为一身的天然营养饮品。另本发明所制得饮品具有红树莓特有的香气,甜酸适口,不涩不苦,风味独特而且不含任何色素和防腐剂,并且能防病治病,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符合当今世界第三代保健饮料的发展方向。同时,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高,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红树莓饮品成分按重量份数计为:红树莓2.00份、白砂糖0.3份、蜂蜜0.2份、大枣0.1份、枸杞0.10份和水1.2份。
饮品制备过程:
1)将按重量份数计为2.00份的无腐烂变质的红树莓果清洗,将树莓果实完全打碎,使其成为果浆、榨汁,所得汁液备用;
2)将无腐烂变质的按重量份数计为0.10份的大枣和0.10份的枸杞清洗并浸泡30分钟,浸泡后将大枣去核并连同枸杞一起破碎成果浆,而后与步骤1)所得红树莓汁液混匀,待用;
3)将上述混均的果浆中加入占果浆总质量的8‰(wt‰)的果胶酶,而后放在50℃恒温箱里60分钟,使大量果胶渗出;
4)将步骤3)所得汁液通过15um滤孔的过滤器滤除汁液中的渣子,滤液中按重量份数计加入0.2份的蜂蜜和0.3份的白砂糖,混均汁液灭菌后即得红树莓保健饮料。
5)采用超高温瞬间灭菌器对汁液进行高温120℃瞬间灭菌,灭菌后的红树莓保健饮料冷却至50—60℃,采用自动罐装机趁热无菌装罐,装罐后封装冷却,即得罐装红树莓保健饮料产品。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红树莓饮品成分按重量份数计为:红树莓1份、白砂糖0.5份、蜂蜜0.25份、大枣0.2份、枸杞0.2份和水1.5份。
饮品制备过程:果浆中加入占果浆总质量5‰(wt‰)的果胶酶,而后放在45℃恒温箱里50分钟,使大量果胶渗出,过滤器的滤孔为8u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头盔
- 下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磷酸亚铁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