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三醇加氢裂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2574.0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于维强;苗虹;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31/20 | 分类号: | C07C31/20;C07C29/60;C07C29/56;B01J23/83;B01J23/80;B01J23/78;B01J23/75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三醇 加氢 裂解 方法 | ||
1.一种丙三醇加氢裂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作用下,丙三醇水溶液高效加氢裂解生成乙二醇和1,2-丙二醇;
所述催化剂是一种双功能负载型非晶态催化剂;催化剂由加氢活性组分和脱羟基组分负载在载体上制备而得,其中加氢活性组分为Ni,含量为催化剂总质量的1-30%;
脱羟基组分选择具有不同酸碱性的组分,选自Mo、Sn、Mg、Zn、Ce、Cu、Al、Zr的一种以上,加入量为催化剂总质量0.1%-15.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活性组分含量为催化剂总质量的5-20%;脱羟基组分选自Mg、Ce、Cu、Zr的一种以上,含量为催化剂总质量0.2-10%,所述载体为活性炭。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丙三醇水溶液的重量浓度为1.0%-99%,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溶液质量的1-15%;加氢裂解的反应温度150-300℃,反应压力为2-20MPa,反应时间为3-20小时。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丙三醇水溶液的重量浓度为20-80%;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溶液质量的3-10%;加氢裂解的反应温度180-250℃,反应压力为3-7MPa;反应时间为5-10小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将加氢活性组分和脱羟基组分的可溶性前体物溶液负载在载体上;经过干燥后,在200-600℃下进行焙烧处理;焙烧处理后通过KBH4将已制备好的催化剂还原为非晶态,得非晶态催化剂。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的加氢活性组分和脱羟基组分的可溶性前体物为其相应金属的硝酸盐、氯化物、醋酸盐或氢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5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展频调制方式的静变电源
- 下一篇:用于节能改装的红外节能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