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压原汁原味即食海洋贝类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1277.4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于敏和;李晓龙;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海沃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3 | 分类号: | A23L1/33;A23B4/005;A23B4/00;A22C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3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压 原汁原味 即食 海洋 贝类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用超高压技术生产原汁原味即食海洋贝类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贝类是海洋中味道鲜美的食品,具有特殊营养及保健作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原、无机物等。海洋贝类中其营养物尤其是牛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锌、碘、氨基酸高于其它食品。但目前对海洋贝类加工还处于高温杀菌、冷冻保鲜的技术状态,其产品多以贝类罐头、干贝、冰鲜贝柱为主,在加工中部分营养物质多有流失,原料利用率不高,更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需求。经多次研究试验在常温、常态下保持海洋贝类原型、原汁、原味的加工技术是水产加工业一直追求的结果。为能达到这一产品标准,本发明采用国内外较尖端的超高压技术与气体置换技术生产原型、原汁、原味即食的海洋贝类,这不仅保持海洋贝类丰富的营养和鲜美的味道,而且使海洋贝类能够达到洁净(HPP)安全即食的要求。更为海洋贝类由传统加工迈向高科技精深加工提供了创新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超高压技术生产原汁原味即食海洋贝类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高压原汁、原味即食海洋贝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吐沙清洗
将鲜活的牡蛎、黄蚬子、文蛤、杂色蛤、贻贝、扇贝、赤贝原料,吐沙,沙物吐尽之后,捞出浸于清洗槽内对贝壳表面进行洗刷、清理干净,再用海水冲洗1-3次后备用;
b)超高压技术处理
先将预处理海洋贝类装入耐高温高压且置有压差平衡介质的内层压差隔离装置中并真空密封,再将所说的真空密封后的内层压差隔离装置装入外层压力介质隔离器中并真空密封,将密封好的双层隔离器装入超高压容器中,超高压增压器压力值16-70MPa,流量6.0-16L/min;其中超高压容器压力值保压分级设置为第一阶段0-300MPa/2-20min,第二阶段由300增压至600MPa/2-20min;卸压第一级由600MPa至300MPa,第二级由300MPa至0Mpa,增压时容器温度控制在10℃-100℃/10-60min,卸压温度控制在30-40℃/10-60min,后取出即可。
c)气体置换保鲜包装
采用真空气体置换保鲜包装,真空度为0.2-1.5Mpa,置换气体为99.99%的氮气、1.977克/升的二氧化碳、1.249克/升的氧气,置换率为95-98%。
所说的气体置换中的氮气为60-90%、二氧化碳为8-35%、氧气2-10%。密封包装。
所说的内层压差隔离装置是由PET/ALU/PE、OPA/ALU/PE或OPA/PE、OPA/PP材料制作而成;所属的外层压力介质隔离器是由SNS材料制作而成。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1.由于采用超高压技术生产海洋贝类,保持了贝类的鲜美味道和丰富的营养成份;
2.经超高压技术加工后的海洋贝类能在常温常态下保持原型、原汁、原味、即食;
3.采用超高压技术为海洋贝类在加工熟化、灭酶、杀菌、蛋白固化创造出新的系列加工方法。促进海洋贝类加工产业的发展;4)超高压技术与气体置换技术生产出洁净(HPP)安全、保鲜的海洋即食贝类,为海洋贝类向高科技精深加工转变提供了新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海沃水产有限公司,未经丹东海沃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2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PON系统的密钥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体化高压型水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