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磁干扰屏蔽作用的电子元件及其封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7983.1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3/552;H01L21/6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磁 干扰 屏蔽 作用 电子元件 及其 封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封装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本身具备EMI保护电路的电子元件,以及相关的封装技术。
背景技术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包括导线、电路板都会产生电磁辐射,这些电磁辐射会影响电路周围的布局线路、线缆,以及所有可能会传导这类电磁波的导体;这种情况即为所谓的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目前虽然还没有完全排除电磁干扰的方法,但是电磁干扰问题可以通过良好的电路设计及电路板布线技巧将电磁干扰的危害减到最小。
例如,可以用接地、屏蔽与滤波等方式来完成电磁兼容设计;其中,接地是将干扰信号导入接地端,屏蔽是利用屏蔽材料来阻挡电磁信号的干扰,而滤波则是利用EMI滤波器来防止干扰信号通过。
上述的三种EMI防制方式,可以算是目前所有电子产品最常使用的防电磁干扰方法,但是站在电子元件的角度来看,其对于EMI的防制策略必须依赖电子产品(电气装置)本身的EMI防护机制,不但用以防制EMI的手段较为消极,而且,电磁干扰的干扰源主要由电子元件分布密度过高,或是高频电路所造成,在电子产品逐渐往高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情况下,电子产品是否具备足以建构EMI防护机制的空间则仍待商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本身具备EMI保护电路的电子元件,以及相关的封装技术,使电子元件能够以更为积极的手段防制电磁干扰,并且有利于应用所述电子元件的电子产品朝向高频、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其中,主要在电子元件的焊接面粘着有一个转接基板,在转接基板的底部铺设有一个作为EMI屏蔽的保护电路层,以及布置一个封装电路层,在保护电路层与转接基板之间,以及封装电路层与保护电路层之间利用绝缘材料区隔,再在转接基板底部的既定位置注入与保护电路层接续的锡球作为EMI接地焊点,以及注入与封装电路层接续的锡球作为电子元件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焊点,以构成一种能够以更为积极的手段防制电磁干扰的电子元件。
所述的电子元件中所述电子元件由一个晶片以及相关的封装单元为运行主体,并且通过绝缘胶材建构在一个基材上。
所述的电子元件中所述基材为绝缘基板。
所述的电子元件中所述绝缘材料为光致抗蚀剂或树脂。
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封装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a.转接基板粘着,如在电子元件的焊接面上粘着一个转接基板;b.第一次绝缘材料建构,在转接基板的底层涂布绝缘材料,并且施以适当的平坦化处理;c.封装电路层建构,在第一次建构的绝缘材料底层涂布一层作为封装电路层的金属材料;d.第二次绝缘材料建构,在封装电路层的底层涂布绝缘材料,建构有用以供封装电路层与锡球接续的通道;e.保护电路层建构,在第二次建构的绝缘材料底层布置电子元件运行的线路,使构成保护电路层;f.注入锡球,在电子元件的转接基板底部的既定位置注入与保护电路层接续的锡球作为电磁干扰接地焊点,以及注入与封装电路层接续的锡球作为电子元件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焊点。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封装方法中在完成注入锡球的步骤之后,可进一步施以蒸镀步骤,对电子元件的焊接面镀锡或铜等可以导出多余电流的材质,以加强电子元件的电磁干扰防制效能。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封装方法,在同一个基材上建构有若干个电子元件,在电子元件完成保护电路层建构步骤之后,先施以金属化的步骤,在保护电路层及封装电路层处进行金属化,再配合施以一个元件边缘区隔步骤,将每一个电子元件的边缘涂布绿漆以将部分外露施以金属化的电路层遮蔽,在每一个电子元件相连接的基材部分预先制作切割纹路,并且在切割纹路填入胶材避免其它材料渗入电子元件;以及,在电子元件完成注入锡球步骤之后,配合施以一个成型切割步骤,将连接于每一个电子元件之间的基材部分切断,使每一个电子元件成为完整的个体。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封装方法中在进行保护电路层建构步骤时,可利用封装电路层的边缘将封装电路层与保护电路层连接。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封装方法中在电子元件完成保护电路层建构步骤之前,配合施以一个保护电路层边缘切割步骤,将连接在每一个电子元件之间的转接基板、绝缘材料的部分去除,使每一个电子元件的封装电路层边缘外露,必要时可利用封装电路层的边缘作为封装电路层与保护电路层相连接的通道。
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的封装方法中第一、第二次建构的绝缘材料为光致抗蚀剂或树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转接基板粘着加工步骤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7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