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带伯胺基药物的细菌纳米磁小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2853.9 | 申请日: | 200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孙建波;姜伟;田杰生;王珍芳;李季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47/46;A61K9/14;A61K31/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向华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带伯 胺基 药物 细菌 纳米 小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菌纳米磁小体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载带伯胺基药物的细菌纳米磁小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药物载体是指用于装载(吸附、连接或包埋)药物的纳米颗粒,其直径一般小于100nm。纳米药物载体的粒径小,能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和在细胞内发挥药效。纳米药物载体比表面积大,能增大药物与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药物的利用度。
磁性纳米药物载体能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引导至靶位点,实现靶向给药。靶向给药可极大的简化给药方式和途径,减少药物在到达靶部位之前与生物体的接触,并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提高靶区的药物浓度,进而减低用药量。此外,纳米药物载体因构建材料种类和配比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缓释性,可使药物在特定时间内、在特定位点自动按某一速度从药剂中释放出来发挥作用,使得药物浓度能够较长时间的维持在有效浓度水平。
纳米药物载体虽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并已经成为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但至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用普通的制备技术获得的纳米材料中,纳米尺寸的部分所占比例小,颗粒粒度分布范围宽,既影响药物装载量,又难于控制材料的降解速率。无机非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电荷密度偏低,用其作为药物载体材料难以获得满意的药物装载量,而且在制备时普遍存在团聚现象,导致其比表面减少,使得药物装载量不高。靶向物质与纳米载体结合时存在结合率低、毒性高等问题。纳米载体及其偶联的药物还普遍存在着被网状内皮系统非选择性清除的问题。由于多数药物为疏水性,它们与纳米颗粒载体偶联时可能会产生沉淀。此外,多数载药纳米颗粒的稳定性不好,尤其是在体内,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如水、pH、温度、离子强度和各种生物分子的影响而发生降解,使药物与载体分离,失去了原有的可控缓释性和靶向作用。
细菌磁小体是趋磁细菌细胞内合成的天然纳米磁性颗粒,具有晶形稳定、颗粒均匀的特点,每个磁颗粒都有脂膜包被,不易聚集。目前对磁小体膜的组分分析证明,磁小体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因而带有大量裸露的伯胺基,膜上游离的伯基团可以直接用于连接抗体或药物。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带伯胺基药物的细菌纳米磁小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载带伯胺基药物的细菌纳米磁小体的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下述术语的定义为:
1、带伯胺基药物是指带有伯胺基基团,且伯胺基不是其发挥药效的活性位点的药物;
2、同型双功能试剂是指两端都能与伯胺基发生反应的试剂;
3、吸附磁小体是指用磁铁将磁小体吸附于容器(如锥形瓶、试管)的底部或侧壁的操作;
4、载带伯胺基药物的磁小体是指磁小体膜上已偶联带伯胺基药物的磁小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载带伯胺基药物的细菌纳米磁小体是由同型双功能试剂、带伯胺基药物和细菌纳米磁小体三个结构单元组成,其中同型双功能试剂的一端与带伯胺基药物的伯胺基连接,另一端与细菌纳米磁小体外膜上的伯胺基连接,所述的带伯胺基药物选自阿霉素、道诺霉素、表柔比星、柔红霉素、依达比星或吡柔比星,同型双功能试剂选自戊二醛、丁二醛、N,N′-二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3,3′-二硫双磺基琥珀酰亚胺丙酸酯或二甲基己二酰亚胺。
优选地,带伯胺基药物为阿霉素,同型双功能试剂为戊二醛。
本发明所述的载带伯胺基药物的细菌纳米磁小体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细菌纳米磁小体悬浮于蒸馏水中,用60Co照射灭菌,然后用磁铁吸附磁小体,用无菌PBS溶液反复洗涤所吸附的磁小体,再用无菌PBS溶液悬浮磁小体;
(2)向步骤(1)所得磁小体悬液中加入经过滤除菌的带伯胺基药物,进行超声波处理,然后加入同型双功能试剂,混匀,并对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静置、分层后吸附载药磁小体,除去上清液,用无菌PBS溶液重新悬浮所得沉淀,重复上述超声分散、静置、分层、吸附、除去上清液和悬浮操作多次,直至所得上清液无色;然后用无菌PBS溶液重新悬浮沉淀,并向所得悬浮液中第二次加入带伯胺基药物,然后对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静置、分层、吸附磁小体,除去上清液,重复上述超声分散、静置、分层、吸附、除去上清液和悬浮操作多次,直至所得上清液无色;
(3)用无菌PBS溶液重新悬浮步骤(2)所得的载药磁小体,置于4℃保存或经冷冻干燥后置于-70℃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2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