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带伯胺基药物的细菌纳米磁小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02853.9 | 申请日: | 200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孙建波;姜伟;田杰生;王珍芳;李季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47/46;A61K9/14;A61K31/70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向华 |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带伯 胺基 药物 细菌 纳米 小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载带伯胺基药物的细菌纳米磁小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细菌纳米磁小体悬浮于蒸馏水中,用60Co照射灭菌,然后用磁铁吸附磁小体,用无菌PBS溶液反复洗涤所吸附的磁小体,再用无菌PBS溶液悬浮磁小体;
(2)向步骤(1)所得磁小体悬液中加入经过滤除菌的带伯胺基药物,进行超声波处理,然后加入同型双功能试剂,混匀,并对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静置、分层后吸附载药磁小体,除去上清液,用无菌PBS溶液重新悬浮所得沉淀,重复上述超声分散、静置、分层、吸附、除去上清液和悬浮操作多次,直至所得上清液无色;然后用无菌PBS溶液重新悬浮沉淀,并向所得悬浮液中第二次加入带伯胺基药物,然后对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静置、分层、吸附磁小体,除去上清液,重复上述超声分散、静置、分层、吸附、除去上清液和悬浮操作多次,直至所得上清液无色;所述带伯胺基药物选自阿霉素、道诺霉素、表柔比星、柔红霉素、依达比星或吡柔比星,所述同型双功能试剂选自戊二醛、丁二醛、N,N′-二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3,3′-二硫双磺基琥珀酰亚胺丙酸酯或二甲基己二酰亚胺;
(3)用无菌PBS溶液重新悬浮步骤(2)所得的载药磁小体,置于4℃保存或经冷冻干燥后置于-70℃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操作是:向步骤(1)所得磁小体悬液中加入经过滤除菌的同型双功能试剂,进行超声波处理,静置、分层后吸附磁小体,除去上清液,重复上述超声分散、静置、分层、吸附、除去上清液和悬浮操作多次,直至所得上清液无色;然后用无菌PBS溶液重新悬浮沉淀,向所得悬液中加入经过滤除菌的带伯胺基药物,然后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静置、分层、吸附磁小体,除去上清液,重复上述超声分散、静置、分层、吸附、除去上清液和悬浮操作多次,直至所得上清液无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重新悬浮所得载药磁小体前,对载药磁小体用60Co照射灭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60Co照射灭菌的照射剂量为1-15kGy。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纳米磁小体、带伯胺基药物、同型双功能试剂反应体系中三者之间的比例按重量份计为:细菌纳米磁小体∶带伯胺基药物∶同型双功能试剂=1-100∶1-100∶1-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同型双功能试剂与第二次加入的带伯胺基药物的比例按重量份计为:同型双功能试剂∶带伯氨基药物=1-10∶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处理操作是:超声1-100次,每次超声1-20分钟,每两次超声之间间歇1-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28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